《驿路梨花》说课稿如何写?( 六 )


第三部分(37)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
四、研读l8自然段 。
1.思考:文章开头交代了什么?
先齐读第一部分,然后指名回答 。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圈点有关词语,并作好点评 。)
2.另外,文章还描写了这里的环境 。(目标2)
写山: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几个动词描写山势,由近及远,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作铺垫 。接着又用陡峭茂密着意渲梁山的险峻 。
3.正当我们处于前不挨村,后不着店,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时,看到了什么景象?
明确:梨花美景 。
4、指定学生读描写梨花美景的3、4.5自然段 。品味写景的语言,体会写景的作用 。
梨花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不仅给以惊喜,更多的是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我们焦急的心顿时平静下来了 。
5.再谈第1-8自然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五、总结本节课,。
这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特别是深入分析了文章的开头部分,体会了写梨花美景的作用 。这是一篇反映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感人故事,这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么,那座小茅屋是怎样的呢?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
六、布置作业:
1.抄写今天所学的字词 。(A)
2.预习课文未学的内容 。(B)
3、〈〈掌握语文〉〉(C)
七、说课精要:这是一篇反映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感人故事,题材不新,但文章写得巧妙 。教学中要训练学生速读的能力,通过速读课文把握全文的叙事线索及主要内容 。
八、教学后记:
《驿路梨花》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体会,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
2、学习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方法 。
3、学习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的精神 。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 。(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
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3分钟)
1.听写上节课学过的字词,检查上节所学字词的掌握情况 。
2.提问:文章在开头部分描写哀牢山的环境有何作用?(指名回答)
三、学习新课 。(目标1、目标2实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