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案《最后一分钟》范文有没有?( 二 )


提练主线:“让我拉住你的手”──拟人化,亲切动情 。“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激动自豪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联想到屈辱的历史,如今的扬眉吐气尤显珍贵 。“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表达对香港回归的欢迎祝福 。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对香港有所了解,请大家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
2、学生交流:学生分别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方面进行交流,加深对香港的了解 。
3、师:1997年6月30日,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 。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 。在美丽的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在这里进行香港政权交
接仪式 。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二、自读诗歌,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对读通,遇到不熟悉或容易读错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一遍 。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互相交流: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 。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 。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
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生归纳,师小结)
2、师:请同学们把不懂的诗句勾画出来,联系课前搜集的有关香港的资料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争取读懂 。
(整首诗歌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 。两次读书,方式不同,目的不同 。一读,读对读通,理解词语;二读在默读中思考,提炼主要内容,发现问题,质疑并讨论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四、诵读诗歌,激荡情感
1、指名读诗,边读边评价、指导字音:
“髓”是平舌音,读上声“suǐ”而非“suí”;“刹”与“铸”是翘舌音,不要把“刹(chà)”读成“shà”“颤抖”的“颤”读“chàn”不是“zhàn” 。
2、读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澎湃?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