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怎么写?( 二 )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 。转瞬间,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 。不忘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求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自主探究真正领悟数学知识,才能掌握数学技能和方法 。我是经历了课改,见证课改的乡村中年教师,算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
课改下,专家学者一直在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 。可见这是老生重弹而又重要的环节 。显然,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一句简单的空口号,而是一段用心努力的改进过程 。尤其是对于山区小学的中年教师,鉴于多数是接受“填鸭式”教学的过来人,所以,在授课时也习惯沿袭着过去老一辈的方式 。因此,在农村小学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确实不容易 。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更多的指导 。有心,事竟成 。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一、转变自身的观念,巧妙指导
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作为教师首先要从自身的观念反思 。新课改以来,不少教师也注意到了在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一讲到定义、计算、及注意点,老师便又容易犯老毛病,一味地由自己讲解 。教师需意识到教学过程是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不管讲授内容复杂与否都不能忽略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在课堂中,我们应尝试性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教学的活动,让学生上台讲解小知识点或者开放性习题等,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 1
展示自我,释放自我 。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引导学生从上到下观察15÷3=5150÷30=51500÷300=5这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各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讨论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李霞同学把手举了起来 。我见到后,高兴地把她叫了起来,但她却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 。这时,其他同学坐不住了: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她,学习好的孩子也不耐烦的埋怨她耽误时间 。再看李霞,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不时拿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 。从她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连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准备退却了 。可我走过去,用手抚摸她的头,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 。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第一次当着老师和同学发言,难免会紧张,深呼吸一字一字的把你观察到的和想说的说出来,即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当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居然是对的!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也禁不住心潮澎湃 。因此,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遇到不懂的,老师就要适当地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懂得指导的技巧,不能随便训斥,从而引起学生的紧张 。教学是双边活动,离不开学生的学,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它们相互依存,缺少任何一方就没有对话、互动和交流 。学生作为不成熟、非稳定的一方,正处于认知、情感、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全面的,有时是偏颇的 。因此,教学中不但需要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探究,也需要教师的体验去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的体验 。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但,教师的主导要适度,教学中应着眼于理解的疑难处、知识的关键处、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