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如何写?( 五 )


同时期的中国是何种状况呢?康有为估计,清末的童生大约为300万人,加上比此要少的秀才以上士人,则中国受过正规教育的文化阶层在四亿以上的总人口中,仍只能占据极少数 。中国民众的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而日本即使贩夫走卒,也能够识字读书 。以此来看,以国民当时的普遍文化水准比较,中国整体上不如日本 。
一种观点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后发优势”,这个“后发”相对中国而言,即日本文化发展水平不如中国,所以能更加轻易摆脱过去的负担 。但日本国民总体教育水准的高于中国,无疑是针对上述说法的一个极好质疑 。日本的文化水准优势,还体现在“兰学”的盛行 。以西方科技文化为内容的兰学,在江户时代也一直蓬勃发展 。兰学学者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收入也较高 。
另一方面,日本学者依田熹家在《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中提到中国冯桂芬写于1860年的《采西学议》 。冯桂芬称“习于夷者曰通事”,“皆市井佻达游闲,不齿乡里……其质鲁,其识浅,其心术又鄙……”依田宪家指出,中国的懂得西洋事物者与日本的同类人地位差别非常之大 。这也正是魏源的《海国图制》在日本比在中国产生更大的轰动和影响的原因 。(反驳所谓日本“后发”的又一个论据,《海国图制》在具有兰学基础的日本找到了它的大批读者,而在中国,魏源只能慨叹自己过于超前 。)为何会有如此差距?依田熹家认为,根源是中国有科举制,而日本没有 。
科举制的内涵是什么?在于“学而优则仕”,教育和改变自己身份、地位的切身利益追求紧密相连 。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八股取士,更是将“学问”与仕途的关联标准化、制度化 。这种功利目的极强的心态,是中国教育理念至今依旧的重大问题 。著名的广告片《知识改变命运》,实际上继续宣传着同样的理念 。知识的增长,固然可能带来命运的改变,但带着为了追求命运改变的迫切心情,与静下心来丰富提高自己素养的教育理念对比,前者无疑更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败 。
北大祝总斌教授在《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一文中,称道八股取士因降低了学问门槛(只要掌握《四书》为主的八股文写作),对于士人的数目从宋元的数十万人提高到明清的几百万人功不可没,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人数增加了,“文明程度得到相当大的提高,推动着历史的进展” 。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荒谬观点 。前面已经提到了日本明治时代普及义务教育和中国八股取士的不同,八股取士人数纵然增长,仍然是一种精英意味十足的的少数人教育,远远不如普及性地提升民众整体文化水准 。而士人人数的增长,和今天的大学扩招属于同等性质,仅有人数的增长,质量却出现下降 。八股降低了门槛,但也培养出了众多范进式的“知识分子” 。与日本相比,八股取士并没有带来一大批如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伊藤博文、福泽喻吉这样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