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现状及必要性研究论文怎么写?( 九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帕林克萨在构建主义理论的启发下提出了“交互式课堂教学”这一概念 。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不断积极建构自身,教师支持学生不断建构自身的支架教学为基础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 。因而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80年代在已有理论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互动教学理论,强调语言的多种用途和学习外语的多种目的,强调教学应以人为本,课堂组织应以学生为主,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意念和思想 。9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每个学习者由于发展水平和个人的经验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方面的理解和深刻程度的差异 。这种差异性在学习共同体中构成了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 。这些资源只有通过集体对复杂的学习情境、个人提出的假设或学习者自己关于问题解决的可能性的个人设想进行交流、讨论,才能被共同体中所有的成员认同和享用,从而促使所有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能力的提高 。
从研究的理路看,20世纪以来,多元文化观和社会交往理论对国外互动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互动教学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同时,更加贴近社会及时代发展的需要 。就研究的取向而言,国外学者主要致力于以下两个方面:
(1)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 。研究者的着眼点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基于全班学生的特性而进行的 。利比特和怀特的研究结论认为:权威式的领导方式导致学生对领导者或其他同伴较大的侵犯性行为,导致学生在教师在场与否情况下的不同效率;放任式的领导方式造成学生各方面表现不良;民主式的领导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爱,群体性和自发性较高 。弗兰德斯通过大量的研究,他指出,教师的直接影响较多时,会导致学生参与的不足;教师间接影响较多时,学生的参与就更多 。艾雪利等根据教师、学生、知识三个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把师生的互动行为分别分为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和知识中心三种类型 。
(2)学生参与互动的性别差异研究 。研究表明,在课堂上男生普遍比女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 。crawford&macleod发现,尽管男生和女生在回答为什么课堂上不愿发言的问题上有相似的答案,但女生更显著地把课堂上的沉默归因于不能很好地组织观点,对话题相关知识的欠缺,以及害怕在同伴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无知等 。而男生则更多地把课堂沉默归因于没有准备和担心对成绩的负面影响
2.国内互动教学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并进行互动教学的实验研究 。国内关于师生互动教学的研究,主要见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之中,多数都是对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的探讨 。比较有特色的是吴康宁等人对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的探讨和王家瑾构建的课堂互动行为模型 。吴康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师生互动的模式做了深刻的分析 。在社会学领域,研究者主要是从角色及其相互之间的行为过程这一角度来理解师生互动的 。在这里,课堂被看作微型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也就是课堂中各种角色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由于教师制度性角色的存在,所以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互动行为类型 。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主要从师生关系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动态体现,师生关系的建立、发展以及改变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认识论出发,认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着一种主客体关系 。另外,王家瑾还从工程学角度,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以教师、学生和教材三因素构建出教学活动的三维坐标体系,形成了师生课堂互动模型 。同时也有很多研究者研究各种英语写作技巧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