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教育论文怎么写?( 四 )


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的主要区别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的技能和技巧,还要学习掌握教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就大多数学生而言,专业音乐院校重在“精、深”,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则重在“会、广”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以某一技能、技巧、理论、知识的“精”为目标,而是求其“会”;不以某一领域的“深”为目标,而是追求“广”,为将来能够“传”———能够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学习,把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做到这一点,开展适合高师的艺术实践显得格外重要 。
可是,与专业的音乐院校的学生相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较少,新开办本专业的地方院校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这大大影响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那么音乐教育艺术实践有那些形式呢?
一、加强校园艺术活动
音乐艺术作为实践性十分突出、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门类,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形成教学互动、学练相融的动态教学模式,是如今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创新教学所提倡的 。因为教学的真正主人是学生 。校园艺术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学生艺术风采的音乐艺术平台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校园艺术活动,以使学生的音乐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全面地锻炼和提升素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校园艺术活动的质量 。许多生动活泼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校园艺术活动中展示出来,如乐队训练、MIDI制作、知识竞赛、音乐剧、课文剧、音乐会等等,甚至包括活动策划、节目主持、舞台布置、服装化妆、灯光音响乃至礼仪迎宾等一系列的“非音乐”因素,都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锻炼、施展才华的机会 。学生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会发现许多规律性的东西,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能力上、智力上、专业上及情感上弥补和完善课堂教学的缺陷 。因此,校园艺术实践活动是学生十分重要的学习、锻炼和自我完善的形式 。新时代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不仅具有较深厚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更要有文化底蕴和组织能力,不仅要上好音乐课,而且还要能组织和辅导各类艺术活动 。而提高这种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加强校园艺术活动 。通过大学时代一系列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能力 。
二、组织艺术观摩活动
音乐是感官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它用其他艺术学科所不能比拟和取代的形式美、音色美、织体美等等表现手段,通过人的感官,强烈地震撼和感动着欣赏者,使人们在美的环境中体验美的音乐艺术,陶冶美的情操,获取美的愉悦,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 。从音乐学习的心理过程来看,它主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三个阶段 。音乐学习的基本机制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因而音乐学习中的感知是整个音乐学习心理过程的开端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音乐学习中的感觉是学生对音乐语言诸要素如旋律、和声、节奏、力度、声色等个别单位的反映 。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躯体觉等5个种类,其中听觉和视觉在音乐学习中尤为重要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音乐学习中的知觉是学生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完整印象 。学习者不是把音乐音响看成是孤立的、互不关联的单纯音响,而是把这些音乐音响当成完整的艺术综合体加以认识 。比如在音乐观摩活动中,学生不仅要具备辨别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的能力,还要能在音乐中听出由这些音乐基本要素综合成的主题、乐段、乐章等整体性的结构,这就是完整的知觉 。控制论的研究成果表明:音乐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反馈调节的过程 。音乐学习中学生所接触的音乐现象是信息源泉,感官起着检测信息的作用 。感官产生的反映通过神经系统传送给大脑,然后,经过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作出判断和发出指令,又通过神经系统把指令信息传给执行器官,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感官再把控制的效果作为新的信息反馈给大脑,大脑作出修正调节的控制,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正调节控制过程,才能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 。由此观之,音乐学习中的感知是学生学习音乐的第一步 。如果没有感觉器官的感知活动,学生的意识中就无法形成学习内容的表象,那么,音乐学习自然成为不可能 。由于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口传心授是学习音乐最基本的途径,因此,对于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现场观摩感受专业音乐家的高水平表演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场观摩专业音乐家的表演,使他们对于音乐的领悟得到深化,学有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