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学三年级《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怎么写?

语文小学三年级《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 , 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 , 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小学三年级《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的《陶罐和铁罐》 。我想从以下几点进行本节课的说课 。
一、说设计理念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故事 , 教学时要“以读为本” , 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 , 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 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 ,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 努力做到课堂40分钟“书声琅琅 , 议论纷纷” , 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 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建构 。
二:说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 , 瞧不起陶罐 , 埋在土里许多年后 , 陶罐仍光洁如新 , 铁罐却完全氧化 , 不复存在了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 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 正视自己的短处 。
根据课标要求 , 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 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分角色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读懂课语文内容 , 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
三:说教学过程
为体现这一理念 ,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 , 感知大意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 , 内化情感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 , 精读理解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 , 创造表达
下面我就依据这五步 , 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得以落实: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字词 , 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 , 从词语中各选择一个来形容它们的性格 。既是为了复习 , 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 , 感知大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 , 这一环节的教学 , 我这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