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怎么写?( 六 )


3.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改编教材备课,上课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 。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意图之一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这一点:
课一开始,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切入普通记时法,使得学生更深地了解普通记时法,并为后面更好地区分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作了铺垫,接着安排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电视节目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现实场景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 。
在探索认知阶段,我首先出示敲响新年钟声,时针指着12,说明了旧的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来临 。并切合钟面的演示,时针转了2圈,引导学生感知一天中有24个小时,能更直观地认识24时记时法 。另外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24时记时法的实际用处 。

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怎么写?


事先再细致的设计,没有实践终究难发现不足 。先谈谈我上完研讨课的总体感受吧: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特别担心学生不思考只等着老师告诉他答案,课堂上又是“安静得很”,好像只有我在演“独角戏” 。因为孩子们一看见有众多人来听课就不发表意见或是一让探究就静静地等着,这些一贯表现让我有些忐忑 。
【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怎么写?】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呢?我灵机一动就利用了本班学生的显著弱点:爱挑毛病、发现错了才去思考 。所以在教学上我采取了 设疑——观察——总结——练习中纠错——强调易错点——再练习 的教学模式 。虽然在评课的过程中,有教师认为总结性的环节不太完整,没有加上前提条件,比如:板书“时针转动到第二圈后,用原来的时数+12”,不能讲了一个例题后就总结出“原来的时数+12”的不完整规律 。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学生把“早上6:30”转化成“18:30” 。可我却有不同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