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教学反思怎么写?( 六 )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 , 以下意图基本得到体现:
一、读中悟
《花钟》第一段的描写尤其美 。所以 , 在教学中 , 着重于学生体会到各种花的美 , 并读出这种美 。通过两种句式的表达 , 学生体会到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既而提出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花朵开放的样子” , 朗读自己喜欢的花的句子 , 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和动作读 。
二、适当的运用多媒体
语文课姓“语” , 有着自己的学科特点 ,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的确 , 恰如其分的情境布置、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丰富的网络信息知识……构成了一个美仑美奂的语文课堂 , 而这一切都应从课堂需要出发 , 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 , 要让“信息技术手段”直接指向语文学习 。本节课上几处运用多媒体手段 , 如:导入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见识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花钟;认识各种花;这样的教学设计 , 使课堂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 。
三、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 。
本课的学习中 , 学生能够“读一读讲一讲说一说” , 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喜欢哪句就说哪句”;可以在想象的召唤下 , 转换角色变成小喇叭;可以身临其境徜徉在百花园中观看花儿绽放的美姿;还可以通过朗读的表现力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老师在课堂中是引导者、倾听者、合作者 。学生们在合作学习 , 研究探讨中 , 体验了学的过程 , 实现了教材的开放 , 课堂的开放 , 获得了自由的学习空间 。
安排了学生课后观察搜集花的知识是有意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
四、注重学法的指导
本课中写到的花很多 , 那我们学生当然要认识这些花 , 但这不是重点 , 因为不是常识课 , 那如何既能让学生对花有所了解 , 又不失语文课的本色?这在课设计之初就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我以语言文字的理解与体悟为抓手 , 通过①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②读本课的生字新词③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中哪一些可以用来描写花 , 你知道它写出了花的什么?(其中有一些同学可能找不准 , 就可以让他们到课文里找一找 , 这个词语在哪句话中 , 读一读看 , 这个词是在说什么?适时的提醒同学 , 当我没法知道一个词的意思时 , 可以把它放进句子里去读一读 , 很多时候我们就会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了 。)④通过同一个意思可以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的比较 , 进而让学生进一步尝试帮午时花与夜来香也来变变美这样一个由读到说到尝试运用的过程 , 虽然不是很新颖 , 但我觉得比较适合学生理解这篇课文 , 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理解一个词语 , 如何去读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