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羚羊木雕》教案怎么写?( 五 )


5、读最后部分,要注意"我"被逼无赖的痛苦心情,作者把这种心情描写得很细腻,思想倾向也是很明显的 。特别是结尾,作者同情的写道:"我呆呆的望着他,止不住流下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 。我做一就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当然主要是怪父母 。
总结语:总起来说,课文展示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 。一面,我们看到一个少年世界,少年朋友之间的友爱,少年的内心世界 。他们如此充满友情,如此珍惜友情 。万芳见"我"裤子撕破后心里难受,把自己身上的裤子换给"我"穿,即使被家长责备也心甘情愿 。"我"见万芳特别喜欢羚羊木雕,就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 。父母逼他反悔,使他失去一个最好的朋友,他感到莫大的痛苦,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
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却是重财轻义 。他们对子女的态度,走两个极端,"爸爸"舍得把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孩子,可是使孩子最伤心的也是他们 。他们并不重视子女的友谊,不懂的孩子最渴望最珍惜友情,他们疼爱子女却不尊重子女的人格感情 。

初一语文《羚羊木雕》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中思想感情,以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
2、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3、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
【教学准备】
预习、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诵读全文,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 。
【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背投大电视,音响,网络 。
【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
学习过程
感受→朗读→探究→领悟→联想迁移
教学设计
(课前播放动画片《朋友》,以渲染气氛3分钟)
一、导入
主持人:刚刚升入中学的我们,在悄悄地长大,对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见 。对学习,对友情,我们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它也许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羚羊木雕》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
(开场白之后,大屏幕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抹(mǒ)眼泪 攥(zuàn) 树杈(chà) 寒颤(zhàn)
怦怦(pēng pēng) 逮着玩(此处逮 dǎi,不念 dài)
三、整体感知 角色朗读
(播放学生自拍自演的课本剧录像6分钟)
大屏幕投影:
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
《羚羊木雕》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 。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也必然表现在许多家庭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