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反思如何写?( 二 )


2)在场听课教师的评价,主要理念:互动式评价 。人们常说:画龙点睛 。在这节课中,我对这四个字的理解不够到位 。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反思如何写?】如果只让一位教师或两位教师参与评价,那么,教学时间和效果会恰到好处 。在这个环节中,我做得有点主次不分:这节课是评价为主呢?还是统计呢?而我让5位在场听课教师参与评价,多了,而且得星数呈平均分配状态,起不到“心理不平衡、失望、看到不足……”的效果 。
三、应充分利用本节课的课堂评价,体现:在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课堂评价要体现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可主要是因为时间上不许可,也因为在场教师评价多了些,影响到了后面的教学 。但在学具的统计表中,准备让学生统计本组得星总数,也让学生从颜色上进行统计 。如果有时间让学生这么去做了,则能更好地体现本节课统计知识的难点所在,也能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学习统计知识的意义 。
感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有一些或这或那的不足,但“个性化”教学,让教师不再感到压力,而是一种展示与探讨 。而反思,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让我意识到:学习不是以前要做的事,也不只是现在要补做的事,而是一直要坚持做的事 。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反思如何写?


新课标将“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内容分成了三个大块,从一年二期就安排了简单的收集和统计的知识,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了解生活中事物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这节课是三年一期的统计,因为学生已几次接触了统计知识,对于看统计图表、填统计表,看图表了解信息等都不难了,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上 。整个教学过程我都是让学生自己从操作过程中发现、总结,获取事件发生的情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具体操作如下:
一、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创设了学生喜欢、熟悉的足球赛抛硬币情境,以“这样抛硬币公平吗?”这句话为切入点,整节课围绕着这样设计公平吗?抓住教学重心,利用学生的感兴趣的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学生学得快乐,参与性很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二、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体验“基本事件和等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向学生渗透随机的思想 。通过经历统计小组、全班的抛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的过程,让学生发现当次数增多时,慢慢平均线,最后出示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当次数越来越多时,几乎等同于二分之一,从而说明规则是公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