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师说》教案怎么写?( 五 )


1、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
2、对其子与对其身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耻学于师 。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对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不传也久也,欲人之无惑也难也!从反面批判现象中阐明了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
【活动三】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重大的或者有特殊意义的问题来探究,要求提出明确的问题,并且小组的同学要一起通过辩论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推荐一名同学向老师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 。
1、提高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 。
2、锻炼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
3、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
教师总结:联系时代背景,突破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文的总结,来升华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能力 。
五、延伸拓展
1、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2、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活动五】
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交流分享学习收获 。
六、品读深化,交流提高
组织学生谈自己学习文本的收获 。
本文从老师的作用、选择老师的标准、师生之间的关系、师道不传的现象、文章的写作目的以及论证方法等方面来阐述了“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中心突出,论证有力,是我们学习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
七、布置作业
《师说》教案二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句读( du) 阐明(chǎn ) 阿谀(yú ) 贻笑大方( yí )
二、文言知识积累
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呢”)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无义)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