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怎么写?( 三 )


设计意图:通过让大家有话说一说的环节,经过畅所欲言,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儿童诗,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想象、感受 。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
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 。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 。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配音等多种辅助手段,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好景象,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 。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 。
2.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

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怎么写?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共四小节,内容浅显,第一节总写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第二、三节写想象中的祖先在原始森林生活的场景;第四节从想象回到现实,表达对原始森林的赞美 。
我从哪里来?作为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之一,这个单元是要启迪孩子们去认识人类的开端,寻找人类的`根,追问世界的开端,这是编者的美好愿望 。
教学这一课,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去指导朗读:第一节读好“摇篮啊”中的“啊”,第二节和第三节读好里面的四个疑问句,第四节符号“沙沙,沙沙”和“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 。除了这些细节,整首诗的节奏和诗句的轻重缓急也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
在分节指导时,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朗读,读得比较好,不过一放到整首诗里,他们就会读得很急 。当然,在下午第七节课再检查时,他们的朗读还是能让人满意了 。
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时,重点在透过文字表面读懂诗歌的意趣 。首先让学生找出作者想象的原始人类在森林里有哪些活动?找出几组动宾短语“掏鹊蛋、摘野果”、“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赏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
然后引导学生品读最富诗意和童趣的两组短语 。
“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这一句没有沿用前面的句式说成“追野兔,采蘑菇”,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原始森林里生活的趣味,和野兔赛跑多有意思啊,野兔成了原始人类的朋友,他们在玩游戏呢,多快乐!“看蘑菇打伞”蘑菇为什么要打伞呢?是为了挡雨?为了遮阳?还是为了美美哒呢?原始人类是在看蘑菇打伞,他们也有这样的疑问吗?还是会想哪一把蘑菇伞更美 。多有趣的原始人类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