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怎么写?( 二 )


看看本文的作者——宋濂,他又是如何从一个买不起书的人,成为明代的大学士,成为朱元璋口中的“开国文臣之首”呢?
瞧,细心翼翼地捧着“手自笔录”的书,他的思绪在坚挺的文字中飞扬,拿着毛笔的手从不舍停息半刻,书页中塞满了解析、注释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细细低吟,仿佛正置身于冰天雪地中,身旁是专注抄书的宋濂 。茅草屋四面透风,片片雪花落在纸页上,陪他共食这精神食粮 。对知识的渴求令求他忘了环境的艰苦,身体的伤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或许正是幼时的艰苦环境,才让宋濂成长为伟大文学家、史学家 。
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活力;父母不惜自我省吃俭用,为我供给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学业没有大的提高,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天资不够聪明的话,只能归于因于不如宋濂专心和勤奋了,而我却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是的,并没有 。
所以求学成功在于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在于专心致志 。成才的关键并不在于客观条件,而是在于自身的努力 。所以既然你没有生在罗马,那就靠自我的努力,在通往罗马的泥泞的路上,把自我前行的足迹一个一个地印下,不也挺好的嘛 。
窗外的阵阵风声拉回了我的思绪,慢慢合上书页,感慨满溢心间,无暇顾及窗外的景象,脑海闪过句句古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这是来自心灵的诗篇 。
是的,不信命,就拼命,世界从不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 。
——后记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怎么写?


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生活时,也极易养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学生 。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 。
宋濂从小勤奋好学,家里贫穷,没钱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亲手抄录,和他们约定日期归还 。在非常冷的冬天里,砚台都结了坚固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懒 。当他出外去追随老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 。酷寒的冬天、凛冽的冷风,大雪积了好几尺深,脚、皮肤都冻裂而不知道 。他博览群书,最终成为明代的大学士 。
时光过去了600余年,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与600余年前相比,发生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变化 。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和颜悦色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需要抄书、不需要长途跋涉,也没有寒冻之苦,可是,我们真正像宋濂那样用心求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