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怎么写?( 五 )


文章现身说法,对比鲜明,语言朴实,描述生动,毫无矫揉造作之嫌,处处表现出一位长者的厚道 。“余幼时即嗜学”,既平实又生动,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亲切感人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意蕴绵长,回味不绝 。整篇文章,浑然天成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怎么写?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名叫《送东阳马生序》的古文,让我获益良多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子,使做为学生的我感到这似乎不是几百年前的故事,而是我的身边事,更使我知道求学路上一路坎坎坷坷,我们应不畏艰辛,勇于探索,才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 。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的“开国文臣之首” 。家境贫寒,自幼发奋苦读,依靠坚强的毅力,克服艰难险阻,最终战胜了自我,完善了人生,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他当时遇到的困难,是很难想像的,那么艰苦能克服,简直不可思议 。读过他的事迹,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够产生强烈的震撼 。
从文中我们知道,古人因家境贫寒而借书亲手抄写,虽然辛苦却一点也不放松,抄完便跑去送还,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终于有机会看到各类书籍 。而面对着父母为我买的一大堆书,我却很少细心地读过,真不敢与古人相比 。古人向先生请教问题时毕恭毕敬,遇到先生训斥、呵责时,他的态度变得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直到先生高兴了,才再次请教 。面对古人在如此艰难的求学条件下,对知识的渴望与决心,我羞愧得无地自容 。古人为了求学,不畏天气寒冷,即使四肢都冻得动弹不得,一日只吃两餐,穿戴不如他人也全都不在乎,而我们丰衣足食从不为受冻挨饿担忧,也没有奔走的劳累,更不必亲手抄书,但仍学业不精通,那只能怪我们用心不专一了 。
诚然,学有所成、成才不是三心两意,乱来就可以达到、实现的 。而是要努力、勤奋、艰苦、刻苦钻研 。再加上自己对学习的专心
但是我们自己,单单是嘴里说着,自己长大以后要出人头地,找一份好工作孝敬父母,可是实际行动呢?天上永远不会掉下黄金,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 。不要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现在的生活,虽然每天都好像是忙忙碌碌,闭上眼睛就是天黑,过的真的很不充实啊 。而这一切,都又起源生活没有长远的规划,每天都没有具体的安排 。宋濂曾言: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读起这些,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怎么写?


读了《送东阳马生序》的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宋濂从小到到大是那样爱学习 。小时候,他家穷没书可读,他就自己到藏书的人家去借,为了按时归还,他日夜不停的抄写,即使是在结冰的日子里他也不放松学习 。成年时,没有老师和名人的指点,他就跑到百里外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当老师批评他几句时,他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他不敢说一句话来对答 。因此他虽然愚笨,但他也获得了知识 。在他去求师学习时,虽然下着大雪刮着猛烈地寒风,但他也照样背着书箱拖着破鞋在深山裂谷中行走,脚上的皮肤冻的破裂也不知道 。住在旅店,主人每天只供他两顿饭吃,并没有鲜肥滋味的享受 。他看着和他住在一起的学生,他们都穿着丝绸的衣服,头上带着红色的帽带和宝石的帽子,腰上还挂着白玉环等装饰,而自己穿着破衣服,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羡慕那些学生的穿着 。因为他心中只想读书,不觉的吃的穿的不如那些学生会 。宋濂真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热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