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如何写?( 八 )


3.“我”的发现可靠吗?
⑴自由读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
⑵归纳:“我”的发现在几年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
⑶理解句子:
①“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
是因为“我”为自己早在三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规律,而且与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而格外高兴 。现在知道了当时自己的发现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心情使他无法控制,已顾不得是在课堂上,更顾不得这“笑”是否合时宜了 。
②“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还不笑塌了房顶!”
这句话是说“我”的发现会令人不可相信,人们绝对不可思议: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 。从表面看,这句话是“我”庆幸自己没有解释,而实质上表现了“我”之所以有人们不可思议的发现,是因为“我”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极强的想象力 。
③“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
这句话含有双重的意思,一是说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像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二是说“我”有了这样重大的发现,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与发明的科学家一样遭遇驱逐与风险,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作者用幽默的方式为自己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 。当然这句话里也表达了自己对老师当时处理方法的不满 。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你认为“我”是怎样的孩子?孩子身上最可贵的是什么?
四、总结全文
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启发?
五、拓展延伸
谈谈在你的生活、学习中有过什么发现?

小学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如何写?


教学目标:
1、能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迷恋、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一本正经、不怀好意”等词语 。能用比较的方法,体会“几乎”、“似乎”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运用 。
2、学习抓住文章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探索精神 。
3、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发现,在训练表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发现与探索的兴趣,并懂得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会有新的发现的道理 。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文章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的意思 。
教学准备:
老师
多媒体课件 。
学生
1、 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迷恋、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不怀好意 。
2、 查找资料(任选其一):a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b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