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如何写?( 二 )


仿照吴正宪老师的教学设计 , 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 。称得六筐石头的重量分别为328、396、354、375、309、367千克 , 要求学生估算大象的质量 。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如何写?】1、精算(很多) , 
2、先精算出准确值再四舍五入 , 
3、300+400+350+400+300+400=2150 , 
4、300+400+400+400+300+400=2200 , 
5、330+400+350+380+310+370=(比较多) 。
无一人用乘法估算 , 老师的再三启发:有没有比较简单的估法 , 老师想看到一种简单的估算方法!过了很长时间 , 才有一个学生想到了400乘6等于2400 。我如获至宝 , 马上请他抄在了黑板上 , 然而全班学生都认为这样估算是错的!原因是没有一个重量是400千克 , 都比400小 , 差距太大 。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不是有这么多用乘法估算的吗?400×6(大估) , 300×6(小估) , 350×6(中估) 。我们普通老师的课堂上怎么一个也没有?好不容易启发出一个大估 , 全班同学都认为是错的!我们的课堂咋了?我们的学生咋了?是教师的引导出了问题?
静心思考 , 应该是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估算的价值 , 学生把估算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的 。而估算的价值在于方便、快捷 , 我告诉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估算 , 我们是为了简便而估!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后 , 才接受了400×6这种估法 。看来要想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 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估算的目的和价值 。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如何写?


《乘法的估算》是口算乘法的第2课时 , 我在备这节课的时候 , 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估算方法做为这节课的重点 , 而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灵活的估算 , 则是这节课的难点 。在上课的时候 , 感觉学生的掌握还是可以的 , 但是在批改作业的时候 , 发现学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 现反思如下:
估算的教学在数学课本中的出现没有一个系统的编排过程 , 感觉以前学生学过的一些关于估算的知识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而在课堂上 , 当我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目为什么需要估算?学生的回答是看到了够不够和大约这样的字眼 , 这还是比较好的学生的反馈 。那么中等和差一些的学生简直就是不知所云了 。可见 , 在学生的思维中 , 估算的意识是非常淡薄的 , 对于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大量运用几乎没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 所以 , 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加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