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怎么写?( 五 )


在教学中,课本要求的演示实验我们都积极创造条件做到演示 。学生探究性实验,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骤,还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问题的辨析能力,明确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部分不能学生分组完成的实验老师也要演示来做,课后的小实验也积极鼓励学生完成 。每年复习时还要让学生对课本上的一些重要实验进行一次集中操作练习 。
3、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适当的对课本内容做些补充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中考试题重视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 。例如:2009年21题推证: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2010年22题推导: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体时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都要用到二力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高中知识,初中只提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在教学中,根据课本内容我们会做些适当的补充,比如:上物态变化时,补充压强、杂质会影响物质熔点;欧姆定律时补充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内阻知识;力的作用时补充牛顿第三定律;二力平衡时补充力的合成;滑轮时补充滑轮组的组装等相关知识 。
4、注重学生解题规范性教育
物理公式的书写、计算题的解题,都有一定的格式 。学生可能由于受数学的影响,计算题中很多学生只写数字,没有单位,更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物理公式都没有写,直接写数值和答案 。教学时,我们经常强调物理解题的规范性,强调物理计算题不只是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要的是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即物理计算公式的得出,物理量的换算等,所以我们在物理解题时不能只看数字,不看单位,更不能没有公式 。
以上是我在物理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更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