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学习心得体会如何写?( 五 )


俗话说,教学相长,教育别人的时候,同时自己也在受益 。以上是我个人关于目标管理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启发 。

目标管理学习心得体会如何写?


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都能挖掘潜能,全面发展,学有特长,而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又不尽相同 。因为我们要相信任何学生都是“天生其才必有用” 。
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需要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是县教育局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带有战略性质的针对我县教育现状提出的教育管理新模式 。我认为,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新模式,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有显著提高 。
教学质量是个综合化的概念,衡量质量的高低应包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管理质量的指标 。教学质量又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形成物,须从每个环节持续抓起 。教学质量还是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更应注重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 。这是因为教学质量管理的最终任务是保证和提高每项教学活动和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成效 。
县局制定的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方案评价层次和参比是将学校工作置于全县层面实施管理评价,相比而言,我们过去的管理评价简单粗放,仅停留在表象和低层次 。
过去教育存在着这样的弊端:
一、忽视了学生学习水平、班级整体基础、工作岗位特点等,论成绩,按分数“一刀切”;论工作,凭主观作结论,无法令人信服 。
二、在系统管理评价和促进整体提高方面缺乏监控,不能充分调动各层次、各级别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三、在一个教师群体里,教师与教师之间存在差异,各人能力、心态、个性各不相同 。无法用一种规范去约束每一个体的行为,更不能用一个准则去衡量每一个体的业绩,也不能用一种制度来管理每一个体的各个方面 。
而动态目标管理方案却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客观性
管理评价方案的原始评价基数是班级、学科、学生之间差异的真实反映,而数据以横的水平为标尺,纵的水平为发展,纵横结合,将个性置于同一层面的共性中考察、通过共性统计提取出个性差异,结果完全是客观的产物 。这种方案的实质,用我校教师的话说“各种各的责任田”,即各人在各自的班级学科水平上提高 。所以评价结果人人心悦诚服,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根据统计顺理产生,当之无愧、无可厚非 。
②发展性
发展性主要表现在是动态的,就一学期而言是一个标尺,但由于个人努力不同,学生学习态度差异,而每次考试均有起伏,因为是动态的所以是不断提高的,就会促进发展 。同时,通过教师的努力,成绩不断攀升,全员的努力便会促进学校整体质量的提高,把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分解到各人、各学科、各时段,形成全员协力,分类提高,整体推进的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