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反思:顺着学情,慢慢走,欣赏啊怎么写?( 二 )


“大家看这首诗,我们要当堂背诵,你觉得有哪些规律可以为背诵提供帮助?”孩子们略加思考后,我让他们互相交流后汇报 。有个男生言语表达很高明,记得我让他重复了一次,以至于我想在这里还原都有些没底了 。“有两点,一是每小节第一行都是时间词,由远及近构成了一段时间;第二点,第二行是个比喻句,把抽象的乡愁比喻成了具体的事物,并且比喻物越来越大 。”我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于陌生化阅读的状态,尤为可贵 。后来有位女生的发现也是了不得 。“每节的第三、四行,都是诗人与别人分离状态下的对话 。”
对于这个环节,我以为是最满意的,是读一读、议一议、猜一猜的发现之旅,可能也正是这一次,课结束后的能当堂背诵有点顺理成章了 。更重要的,接下来要接触文本最核心的所在,也就是那四个比喻了 。现场时进入下个环节,是缺少过渡的,又为一憾 。
【《乡愁》教学反思:顺着学情,慢慢走,欣赏啊怎么写?】“邮票”“船票”“坟墓”,这里都有背景,不展示这些支架,学生是无法理解比喻之妙的 。而展示,又不能生硬,我选择了余光中先生其他诗歌中的资料,让穿插也变得诗意浓郁,余先生的诗歌与散文我是喜欢的,也读过很多,其实,任何教学的成功的'背后不仅有教学法的深谙,还有文学功底的支撑,我跟我的小伙伴们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一个人的课,能走多远,不在花架子,而在内力 。当然,赏析这三个意象少不了对于句子表达的把握的,如,“是”“AA的”叠音词 。这些可以理解为铺垫 。
“四小节,都在写乡愁,哪小节乡愁才是诗人最深的乡愁?”孩子们的回答是出奇的一致,并不奇怪,问题是要说说为什么,与母亲、“新娘”的分隔是短暂的,是可以倾诉的 。而与大陆的分隔却是漫长的,遥遥无期的 。看来前面的铺垫是有效果的 。我就势追问了一句:“与母亲的阴阳相隔,不是更沉痛吗?”这个问题孩子们一下子陷入了不解境地 。此时正处于“愤悱”之时,现场没有找到更好的支架,只好告知,也是一憾:与母亲是个人情感,与大陆是一代人,几代人的分离,“生离”有时候更甚于“死别” 。更重要的,从“乡愁”来看,“生离”才是真正的乡愁 。所以,前三小节各有其“愁”,最后落点才是“乡愁” 。
大约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种表达,我出示了我写的一首小诗:
乡愁,是因为那一次别离
有的,还能重逢
有的,不再相见、不能相见 。
1972年,月光下,20分钟
把沉睡了20年的最痛最痛的乡愁告诉了全世界
但,你的母亲听不见,你的大陆听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