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教学反思怎么写?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
(2012年春期)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先以一个小故事点出了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 , 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 , 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丝绸之路、交流资料等 , 以此来创设生动的情境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 , 让学生在有效地参与 , 自主阅读 , 不断探究;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 , 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
二、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效果我觉得本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问题入手 ,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怎么写?】问题是学习的先导 , 在起始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看课题质疑 。由于同一课题具有多义和多方面理解的性质 , 既可以这样考虑 , 也可以那样考虑 , 学生经过思考后 , 就围绕课题提出了如下问题: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
2、从兴趣出发 , 引导学生感悟: 兴趣是学习的内因 , 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 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语文教学应以使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为基本追求 , 所以 ,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因此 , 我设计了课前搜集资料、以一位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丝绸之路等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感悟课文内容 ,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 学生在反复复述课文的过程中 , 深切体会到了张骞的爱国情怀 , 与此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
二0一二年六月十五日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怎么写?


课前三分钟 , 我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丝路片断来导入 , 学生被那宏大的场面所吸引 , 一下子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通过“体验张骞出使西域”的小游戏 , 学生体会到当时张骞出使的艰难险阻 , 在课堂掀起了高潮 。
丝绸之路是本课的`重点 , 它学习的难点是地理名词多 , 学生不容易掌握 。所以 , 我安排了“根据课本的描述 , 绘制出丝绸之路路线图”这一环节 , 加深学生的印象 。对认识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 , 还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 学生往往只能认识到丝绸之路是商业通道这一层面 。这需要教师点拨 。于是 , 我设计了假如你是一位古代的商人、学者、旅行家、工匠、使节 , 如何利用丝绸之路?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 , 开动脑筋 , 自觉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 让他们认识到丝绸之路除了物质上的交流之外 , 还有政治上和文化上的交流 。联系今天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 , 我设计了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开发丝绸之路?这一问题 , 让他们联系现实 , 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课堂的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