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怎么写?( 五 )


(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
1、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发展不够平衡 。公有制企业,因为有较好的民主管理工作基础,这项工作开展得好或者较好,而非公有制企业却存在较多的问题,出现了在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上,两种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巨大反差 。一是非公有制企业虽然数量比较多,但多数规模小,人员少,经济效益一般,企业发展不稳定,部分企业还处在家族式、作坊式的管理阶段,还谈不上职工的民主管理 。二是部份私营企业主,文化素质低,不知道什么叫民主管理 。三是有些私营企业主民主意识差,认为企业是我自己的,职工是我雇佣的,就应该我说了算 。四是私营、三资、乡镇企业的职工大多是下岗职工或者是农民工,民主意识不够 。很多人认为能再就业或者找到一份收入比较理想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只要能按时拿到工资,搞不搞职工民主管理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一些职工还认为企业本来是老板的,就该老板说了算 。五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工作面临较大的阻力,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工会正在或刚刚组建,职工民主管理还来不及放到议事日程上来,工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也还难以承担开展职工民主管理工作 。另外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主对职代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的制度和内容还很陌生,大部分企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认识不到以人为本、推行职工民主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还谈不上开展职工的民主管理 。
2、浅层次民主管理与深层次民主管理不够平衡 。浅层次管理与深层次管理,是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这一主体的两个方面,浅层次是一种表面现象的公开和民主管理,如出勤率、工资额等事项,是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次要方面,而深层次则是公开和民主管理的主要方面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的企业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总体规划上,运作规范、制度健全,但在一些深层公开和管理的环节上,存在问题和漏洞 。比如,在车间和班组事务的公开上就存在工作死角,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 。在大幅裁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车间主任和班组长往往手中掌握着职工下岗与否的“生杀大权”,对一些业务招待费和扣发的职工奖金等使用情况以及一些职工关心的、敏感的应该公开的事务,部分车间和班组领导却遮遮掩掩,暗箱操作,职工敢怒不敢言 。
(三)公司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滞后
在公司制企业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制度的落实 。其次,是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权益保障问题 。目前,全市公司制企业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落实的还很不够 。主要原因,一是“无为导致无位”,许多职工董事、监事根本不明白自己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更谈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了 。二是“无位而无为”,职工董事和监事多数是从职工代表中选举产生的,他们只是一个摆设和名誉,至于召开董事会、监事会或者讨论一些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