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调研报告写法怎么样?( 六 )


由于两者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教师要在较短时间里缩小,甚至消除这种差距是不现实的,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例如,在座谈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感到棘手的是教科书中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是关于教学技巧和方法问题,有位教师问:“现在的阅读课文怎么教?要不要分析?”我们发现,对教科书发问的教师占大多数,而能对《标准》发问的几乎没有 。由于其视野中的问题是在教科书层面而不是在课程层面,阻碍了其去思考所教课程与学生发展间的内在关联,淡没了教科书的内在价值而一味关注教科书的外在价值,学科本位意识还很强烈 。又如,随着实验工作的逐步推开,教师们普遍感到了压力 。对此,有些教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策略是“能不能给我们上几节示范课?”还有些教师对自己缺乏信心,寻找“标准”和“套路”的意识强烈,经常忐忑不安地问:“我这样教对不对?”
诸如此类问题的提出固然与新课程实验推开不久有关,但它也表明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新课程基本理念是不断地发展着的,是支撑新课程的重要条件 。如果缺乏对它的深刻认识,推进新课程将是一项困难的工作 。
2.对教科书的认识不正确 。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来说,教科书是很重要的资源,对它的认识和使用与课程目标的达成是密切相关的,但它决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 。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科书的地位被人为地拔高到独尊的位置,成为教学活动的“圣经” 。这种做法使丰富的课程资源被淡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从而亦使学生的发展受限,教师的专业能力无从成长 。新课程则要改变这种状况,为此,必须提升课程资源的地位,降低对教科书的依赖 。但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唯教科书是从的现象还很严重,有些教师受传统课程观念影响,在教学中还是依照教科书的逻辑行进,不敢越雷池半步 。因此,有位教师抱怨说:“现在教科书编的很好,活动很多,学生们兴致很高 。但经常出现教学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 。”活动与计划间的矛盾说明教师还不能依据学生的实际和特点灵活、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活动的意识还很强烈 。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无法充分展开自己的专业能力,只能在教科书的有限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才华,发展是有限的 。
教科书是课题的重要载体,但它决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促进其发展的课程资源是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漠视这一点是不恰当的;而且,学生要获得全面发展,也有赖于多方面条件和力量的支持 。就此而论,教科书的价值十分有限 。在新课程实验中不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