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沈氏女科|上海沈氏女科全科临证方略

上海沈氏女科(上海沈氏女科全科临证方略)
沈绍功,男,汉族,1939年5月出生,上海人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沈氏女科第十九代传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历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肿瘤病房负责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科技学术委员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胸痹(冠心病)协作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百思特网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分会常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国家基本药物评审专家百思特网,《中国中医急症》杂志副主编,科技部973中医基础理论第二届专家组成员 。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价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上海沈氏女科|上海沈氏女科全科临证方略



上海沈氏女科,始于明初,历经20代,绵延600载 。其19代传人沈绍功主任医师和沈依功主任医师为挖掘家学,领衔并会同师门及20代传人和嫡传弟子,经3年艰辛,编撰成《上海沈氏女科全科临证方略》,在此书中关于八纲临证,方药,疗效等,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沈氏女科的学术成就和宝贵经验,非常值得中医人学习与借鉴 。
8个纲目论实证实证指邪实患病的证候,邪有8种,即淫、痰、饮、湿、滞、瘀、食、虫,故实证有8大纲目 。这8个纲目,是上海沈氏女科从临床出发,为使辨证实用化,尽量达到精确的要求所作的归纳简化 。
淫即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6种异常的气候变化 。其致病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从皮毛侵袭,二是由口鼻而入,主要引发“外感病” 。脏腑功能紊乱也能内生六气,除无内暑外,其余均分内外,即内外风、内外寒、内外湿、内外燥和外热内火,两者虽有内外之别又相关 。淫邪中主要系风、寒、火3邪 。
风邪:外风是外感病的总因,主要分辨风寒和风热 。内风就是肝风,有6个主症3个类型 。6个主症为眩晕、肢麻、震颤、抽搐、强直和昏迷 。3个类型为:肝阳化风,如高血压、脑卒中,表现为舌红脉弦、眩晕、昏迷、卒中、震麻;热极生风,如乙脑、流脑,表现为苔黄舌红、脉象弦数、高热、抽搐、强直、昏迷;血虚动风,如电解质紊乱,表现为舌淡、脉细、震颤、肢麻 。
寒邪:外寒即风寒,又叫表寒、伤寒或风寒束肺、表实证、太阳伤寒证 。外寒兼外燥(口、鼻、咽、苔干燥,干咳)则称凉燥证 。外寒以怕风为主,并有汗出则为表虚证,又称太阳中风证 。外寒侵入经络筋骨,出现关节凉痛拘急,称为“寒痹”或“痛痹” 。外寒直中脾胃,腹痛吐泻,四肢不温,称为“中寒”或“直中”,寒凝于胃,系太阴病证 。内寒即阳虚证,又叫虚寒证 。
火邪:温、热、火3者同性,仅轻重程度及病位不同 。外邪者称温或热,内生者称为火 。外热即风热,又叫表热、温病、热邪袭肺、卫分证 。外热兼外燥称为温燥证 。外热夹外湿(苔薄腻,脉浮软,午后发热,汗出热不解,头重如裹)称上焦湿热证,如发生在暑季则称暑湿证,也即外暑 。
火有3个来源:直接外感,五淫化火,五志化火 。内火(即五志化火)应分清虚实,并注意其生风、动血 。虚火同阴虚相关,亦称虚热证 。实火以苔黄、质红、脉数等热盛证为主 。
热盛证则有8个定位:心火(口疮、心烦、口苦),肝火(胁满、目赤、易怒),脾热(消谷善饥、弄舌),肺火(黏痰、鼻干、鼻衄),胃火(龈肿、口渴引饮),小肠火(尿频、尿急、尿痛),大肠火(热结旁流、肛灼),膀胱热(淋浊、癃闭) 。如舌红绛、脉细数兼伤阴(身热夜甚,斑疹隐现),扰神(心烦不寐),为火停营分或称少阴热化证 。如有舌紫绛有刺,脉象虚数,动血生风(高热、斑疹、血证),为火停血分或称血虚生风证 。
痰:痰邪贮留肺脏(肺为贮痰之器),为狭义之痰,主症有咳喘、咯痰、喉鸣 。以其性质而别有4种:寒痰清稀白沫,畏寒苔白 。热痰黄黏有块,烦渴苔黄 。燥痰难咯带血,咽干苔燥 。湿痰痰多易咯,纳呆苔腻 。痰邪流窜全身(脾为生痰之源),为广义之痰,主症有苔腻、脉滑、头重、胸闷、口黏、纳呆 。
饮:即水饮,主要关系脾胃,多为局限性,因停蓄部位而分4种:溢饮,停于肌肤,见水肿;支饮,停于膈上,见咳喘难卧;悬饮,停于胸胁,见胁胀引痛;痰饮,停于肠胃,见肠鸣、纳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