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沈氏女科|上海沈氏女科全科临证方略( 二 )


湿:主要是内湿证,大多热化,称为湿热证或湿温证 。少部分可以寒化,称为寒湿证 。内湿大部分停于中焦和下焦 。中焦湿热证也称脾胃湿热证或肝胆湿热证 。下焦湿热证也称大肠湿热证、膀胱湿热证或肝胆湿热证 。
滞:即气滞,主要是肝气郁结 。七情为病因,以胸脘腹胁的胀满作痛和情绪改变为主症,常见脉弦 。滞也指气逆,上逆之气有3百思特网个:肺气上逆者咳喘,胃气上逆者呃逆,肝气上逆者眩晕 。
瘀:即瘀血 。其成因为气滞、气虚、血寒、血热和外伤 。判断瘀血的存在有3个指标:局部血结征(定处刺痛、拒按、肿块),全身血滞征(舌质紫斑、紫绀),离经血溢征(血块瘀暗) 。
食:即食阻 。主要停于胃脘,主症是苔厚腻,脉滑实,脘腹胀痛拒按,厌食嗳腐 。
虫:即虫积 。有6个判断指标:绕脐阵痛,异食纳差,面黄肌瘦,夜眠磨牙,孔窍瘙痒,五斑显露(眼、面、唇、爪、苔) 。
以内伤杂病而言,临床常见实证的兼夹有7种:肝胃不和(肝为滞,胃为逆)、肝脾不调(肝为滞,脾为湿)、肝火犯肺(木火刑金)、肺胃实热、心热移肠、肝胆湿热和气滞血瘀 。
上海沈氏女科治疗实证有6个要点:其一,先调中焦脾胃,也就是先祛痰、湿、食阻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气为本”,脾胃运化至关重要,运化失常,影响消化吸收,百病丛生 。而脾胃之实邪首推痰、湿、食阻,故治疗实证之首要乃祛痰、湿、食阻 。
其法有4个组成:首先祛痰,投莱菔子、竹茹、云苓;其次是开胃,用焦三仙、鸡内金;再次是醒脾,入木香、枳壳、陈皮、砂仁;因痰、湿、食阻最易蕴热,故佐清热之品,如连翘、蒲公英、黄芩、栀子 。
其二,给邪以出路 。祛实邪,给其出路,以使其排出体外,出路有4条:通过微汗从肌表出,如用防风、桔梗、蝉衣,但忌大汗,以防伤心阳和卫气;通过缓泻从腑行出,如用制大黄、全瓜蒌、草决明、白菊花,但忌峻下,以防伤正,特别是伤脾胃之正气;通过淡渗从溲溺出,尿中排邪最为安全,而且排出量大,可用车前草、泽泻、竹叶、石韦、生苡仁;通过凉血从营血出,可用生地、丹皮、赤芍、生栀子 。
其三,疏通为先 。疏通方能祛邪,其法有4个:透窍,闭窍之邪必须透之,用川芎、石菖蒲;理气,专通气滞之邪,用柴胡、郁金;活血,专疏阻血之邪,用泽兰、王不留行;温通,专散寒凝之邪,用桂枝、川椒 。
其四,重视反佐 。祛邪之品常有偏性,反佐者可缓其烈性,防止偏差 。如用热药时,寒性反佐选加蒲公英、连翘、栀子、白花蛇舌草、苦参、黄柏、猪胆汁;反过来用寒药时,热性反佐选加肉桂、乌药、仙灵脾、高良姜、干姜 。
其五,注意引经 。使药到病所,专攻其邪而能增强祛邪之力 。分部引经,上行者用升麻、桑枝、姜黄、葛根、柴胡、蝉衣、石菖蒲,用量宜轻;下行者用川牛膝、木瓜、独活、车前草、泽泻、生苡仁,用量宜重 。分脏引经,入心用川黄连、炙远志、琥珀、朱砂;入肝用川楝子、薄荷、柴胡;入脾用砂仁、干姜、白扁豆;入肺用桔梗、橘红、桑白皮;入肾用黄柏、肉桂、川牛膝 。
其六,中病即止 。祛邪药量大,久服常易伤正,故应中病即止,以防伤正,掌握3个原则:投药时避免攻伐太过之品,如半夏、苍术之燥性,附片、肉桂之热性,龙胆草、白头翁之寒性,虫类药之毒性;取效即止,不宜久用长服;以和胃收功善后,如餐后服保和丸3g 。

【上海沈氏女科|上海沈氏女科全科临证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