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质量分析报告怎么写?( 四 )


3.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努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学素材的教育潜质,把数学中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猜想﹑类比﹑特殊与一般等思想和方法由渗透层面提升到应用的层面,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此外,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答题规范性,让学生做到“懂要会,会要对,对要全” 。
4.把成功带给学生
数学课堂的教学起点要放低,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制定好辅优补差的计划,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多给学生正向意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让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三)
按照区小教学教研室的安排,我校于2014年6月25日举行了期末考试 。本人所教学科为二年级数学 。现将这次考试的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知识能力现状:
这次我们班30名同学参加考试,总分为xx,平均分为xx,及格率为xx%,优秀率为xx% 。本次考试试卷,注重基础,题型多样,涵盖面广,全面考察了“四基四能” 。从卷面来看,学生的字迹比较工整,书写非常认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
二、问题成因的分析:
一、“我会填”,出现错误集中在第5题“买一盒彩笔需花6元,23元最多能买()盒 。除法算式是()” 。学生没有把余数写上而导致丢分 。第12题“9005的近似数是( ),7908的近似数是( )”丢分也比较严重,客观上试题没有明确说明近似数是到“十位级、百位级、千位级”,主观上阅卷时老师给出的答案也只给了保留千位级的“9000”,而没有给出另一个答案“9010”,导致部分学生丢分 。
二、“我会辨”,出现了部分学生在审题方面不认真而导致丢分的现象 。如用第2题“棉花比石头轻”许多学生光凭已有的经验,而不加思考的想当然作答导致丢分 。这是平时的拓展训练较少所致 。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认真审题的训练,争取在不该丢分的地方一分不丢 。
三、“我会选”,在第1题,“计算77-26+24时,先算()”,学生没有掌握好混合运算的顺序,加上没有认真审题,丢了不应该丢的分 。但从整体上看此题学生答题比较理想,学生掌握得较好,教师平时应多做,多练 。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丢分较多的是第1小题中的“22÷7”,学生只写了商,而没有写余数 。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认为横式只写商,不用写余,加之平时训练偏少所致 。
五、“我能解决问题” 。考察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现错误是最后一题“根据右图提出乘法问题,再解答”,学生在看图方面没有问题,关键是没有很好地理解“解答”的含义:既要列式子,又要答!很多学生只答了,而把式子留在了草稿纸上而导致失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