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从哪里来读后感锦集( 五 )


总的来说,我们这一代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更广阔却又更贫乏,同时又更缺乏同情心的世界 。身处这个繁杂时代下的我们面临诸多抉择,也面临诸多诟病 。深入生活,几乎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一种格格不入之感,于是作为个体的我们如此渴望“融入”,却对正要融入的世界一无所知 。
有一个颇具现代色彩的问题:有没有一个人、一堂课、一本书可以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似乎很愚蠢,“寻找答案,减少不确定性”是人类长期以来与环境相互选择并形成的生物性事实,只是每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样的 。
我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反映了人“择优”的心理,既然是心理,它就是主观的,并且是没有客观标准的 。在事情发生之前,择优通常被视为个人的最佳选择 。在事情发生之后,择优或表现为“解释”、“错误” 。
人们总是怯于付出代价,却想收获更多 。面对信息爆炸、日益复杂的社会,为寻求一劳永逸做类似于学历镀金这样的事的人大有人在,学历镀金并不能带给你真正的积淀,况且世界上哪有真正意义上的一劳永逸,如果有,那也是最基本的判断力 。
《正义从哪里来》是它的书名,也是本书作者竭力想要讲清楚的主题,本书不是一直都在讲正义,而是将诸多具体案例、哲人定义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得出“似乎所有的观点,都有失偏颇”的结论性事实 。
通过分析比较具体案例和诸位哲人的观点,作者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们所向往的正义,其实并不虚幻,源自人的生物性事实—嫉妒、群居 。从个人层面来看,它既是逐利的手段,也是以利益为导向通过博弈满足自己的过程和结果;从人类社会层面来看,它是一种为了凝聚社会、维持稳定而制定的规则;从自然法层面来看,它是强者的利益也是弱者的同情心 。” 。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权衡取舍,但这种权衡取舍源于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判断标准 。现代心理学关于“从众”现象的大量研究告诉我们,只要善于利用从众心理,那么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其实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当前,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极端而深刻的现象如老人霸座、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作为个体的我们,是选择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回避问题、置身事外,还是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视角去思考事件本身?
正义不是一个伪命题,小到个人的公平与利害,再到社会公正,甚至国家外交,“正义”命题都始终存在 。《正义从哪里来》这本书中所体现的理性批判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最基本的判断力 。
引用孟子的一段话:“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 。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 。” 。要想真正理解正义的含义,不是通过纯理论性质的空话,而是需要通过众多具体的事例来思考自己的选择,是罔顾事实而顺从人情,还是直面事实转而遵从理性?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关心社会正义的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