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导游词|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优秀例文

平遥古城导游词(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优秀例文)
平遥古城导游词|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优秀例文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优秀例文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 。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在平遥召开,会议首推平遥作为申报联合国“人类遗产”项目的第一个古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从此,这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利用行车间隙我把平遥城的历史沿革作个简要介绍 。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 。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 。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 。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昇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宅 。
平遥古城导游词|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优秀例文


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镇国寺 。
镇园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郝洞村的镇国寺,创建于五代北汉时期,原名京城寺 。明朝时改称镇国寺 。1988年被国务院批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整座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天王殿两侧配有钟楼和鼓楼 。一进院东西廊有碑亭、三灵侯、二郎殿、财福神和土地各殿 。二进院东西有观音殿、地藏殿等 。
处于寺庙最前端的天王殿,是元代建筑 。进入殿内,可参谒佛国护法神将——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执清风剑,气势磅礴;东方持国天王,眉清目秀,慈善温和,怀抱琵琶;西方广目天王,臂缠长蛇,泰然自若;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伞,气贯长虹 。四大天王很受民间“欢迎”,因为它们代表“风、调、雨、顺”,象征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出了天王殿,钟楼鼓楼相互对峙,钟楼上有金代皇统五年铸造的铁钟一口,形制古雅,工艺别致,而且钟声洪亮 。据说在当年没有汽车火车的时候,镇国寺的钟声能传到30里外的平遥城内,算得上是一件珍稀之物了 。
平遥古城导游词|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优秀例文


朋友们,接下来要参观的是居于前院中央的万佛殿,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堪称“千年瑰宝” 。这座殿宇造型独特,平面近似正方形,屋顶庞大,出据深远,但由于屋角反翘,使沉重庞大的屋顶呈现出轻巧活泼的建筑艺术形象,整个外观给人一种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感觉,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家在建筑科学方面的非凡技能 。在殿内,共有彩塑11尊 。中央是佛坛,主保释迎牟尼形体高大,坐在须弥座上,表现出安逸慈祥、和颜悦目的神态 。旁边站立的是迦叶和阿南二****,阿南身着僧衣,一副出家人打扮,他显得聪明、慈善,是一位才气横溢百思特网的青壮年形象;另一侧的迦叶看上去是一位饱经风霜、含辛茹苦的老人,因为他从小出家、一生勤勉求进,苦修一世,历尽艰辛 。前面分别是两尊菩萨和供养菩萨 。两菩萨衣冠紧扣、面额丰满,显得非常文雅娴静,俨然一副贵妇人形象 。两供养菩萨体形丰满,线条优美,体现出少女特有的娇柔之美 。在菩萨的前面是两天王和两供养童子 。两天王手执兵器,头载盔甲,是典型的唐代武士形象风采;两供养童子身体瘦弱、衣着俭朴,一副天真善良的农家少女形象 。这11尊塑像虽是宗教神化的偶像,但却是按照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加以形象塑造的 。这些塑像是我国寺庙中现存的五代时期的惟一作品,堪称“稀世珍品”,在我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
朋友们,寺内还有更为精彩的去处,那就是三佛楼、地藏殿、土地殿 。各位请随我一一参观 。
这座三佛楼创建于明代,主像有三尊,分别是“法自佛、报自佛、应自佛” 。这些佛像自然大方、造型优美 。大家再请看两墙上的壁画,画的是释迎牟尼的生平八相图,集山水花鸟、人物于一体,描绘了释迦牟尼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