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

2017小学教育
谭红
一、心理健康研究发展历程
传统心理健康研究遵循病理学模式 , 研究对象限于“问题”人群 , 研究内容多以焦虑、抑郁等作为个体心理健康的度量指标 , 注重个体心理健康的行为表现(标) , 忽视制约支配心理健康行为的内在品质(本)的探讨 。如今看来 , 那种治“标”不治“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研究是有失偏颇的 。(为何说是治标不治本?)因为 , 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体心理状况的外化表现 , 是状态性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 即使是采用公认可靠的工具 , 对其测量的准确性也会因时间节点、测试情境或个体情绪状态等因素而波动 , 把这种不稳定的结果作为个体未来身心发展的预测指标是欠妥当的 。
(一)国外
在西方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影响下 , 国外心理健康研究者们提出了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 该模型既重视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 , 更重视其积极因素 , 如积极情感、主观幸福感等 , 代表着心理健康研究的新方向 , 相关实证研究也显示 , 它较之于以往精神病理模型有更好的信效度和预测力 , 为“标本兼治”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
(二)国内 近三十年来 , 国内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研究在追赶西方同行脚步的同时 , 也呈现脚踏实地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姿态 , 开展了与素质教育密切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素质研究 , 为现当代心理科学发展贡献了本土化力量 。
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 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心理素质在素质整体中处于核心地位 , 是其他素质发展的中介和基础 , 影响和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张大均 , 2006) 。
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结构的核心层 , 是支配其心理活动的根本 , 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结构的状态层 , 是个体心理素质的状态性反映(张大均 , 2008);与心理健康相比 , 心理素质能更准确、稳定地预测个体未来的潜在发展状况和水平(张大均等 , 2000;张大均等 , 2001;田澜等 , 2005;张大均等 , 2004;刘衍玲等 , 2006;吕建峰 , 2008) 。
二、我国3 ~ 6 年级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了解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 对探索学生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机制 ,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