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 三 )


三、引发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教师应激源研究
(一)作为心理问题应激源的教师行为 1.教师显性应激源行为,即教师直接将“压力”施加于具体的某个学生,其行为与学生心理问题直接相关 。以前教师误解、责骂、体罚学生的情况并不少见 , 教师的体罚和心理惩罚行为,易导致学生心理产生恐惧、厌学、逃避等心理问题 。
2.教师隐性应激源行为,即指教师并没有直接将“压力”施加于某个具体学生,但其行为与学生心理问题具有潜在的密切关系 。首先,从“杀鸡做猴”;其次还包括教师违背心理学与教育规律的一些“教育”行为,不合理的课业要求,写错抄写100遍 。
(二)教师应激源行为的危害
教师不当的行为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其表现也是多方面的,除了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外,还有其特定的危害 。
1.教师是成年人,体力上占绝对优势,学生绝大多数是未成年人,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因而教师哪怕是随手一巴掌或者一拳头,对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
2.教师作为教育者通常拥有绝对的权威,他对学生的惩罚常常带有“公正、正义”的意味,面对教师的暴行,学生一般不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对抗,而只是恐惧而又绝望地承受 。消极承受比积极抵抗显然更容易受伤害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打击比社会上的打架斗殴更容易导致严重而又恶劣的后果 。
2
(三)教师应激源行为产生的原因
1.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 。没有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来尊重、来教育,这是教师成为心理问题应激源的根本原因 。
2.教师本身的心理问题 。
我国管理心理学家俞国良总结了教师心理问题的四大症状!: 一是生理与心理症状 。其表现为抑郁,对学生漠然冷淡;焦虑,对外界担心和过分忧虑;人睡困难,常常还会出现头痛、无食欲、腰部酸痛等身体症状 。
二是人际关系症状 。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也可能是一家之长,还要做社会模范公民,但很多教师缺少时间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一旦心理出现问题,极容易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不适应 。有些教师没有耐心听他人建议,拒绝从另一角度看问题;有的教师则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冲家人发脾气、体罚学生等 。
三是职业行为症状 。教师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学生 。这种症状在职业上主要表现为: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中缺乏新意,讲课乏味;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小题大做,出现过激反应,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学生;有的教师则缺乏责任感,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
四是教师的职业倦怠,这是教师出现最多的问题 。
(四)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教师应激源行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