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论文怎么写?(22)


二、创设教学环境
死气沉沉的环境是无法以视觉上兴奋起来的,他们在活动时也会无精打采 。而相反的,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以教师想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就要创设好的教学环境 。如在教授羽毛球技能时,教师要以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关系 。鼓励学生对羽毛球保持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讲述我国羽毛球在国际赛台上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 。安排学生之间进行羽毛球技能竞赛 。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愉悦,掌握体育技能的能力也会提高 。
总而言之,教师想要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就需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入手,重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质量 。保持教学的热情,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
参考文献:
[1]钟林.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途径探讨[J].考试与评价,20xx(9).
[2]杨洪霞.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内蒙古教育,20xx(16):66-66.
[3]王刚.浅谈生本理念下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J].教育(文摘版),20xx(12):00165-00165.
[4]许巍.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xx,21(9):80-83.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怎么写?


一、运动量的概念
运动量是指,学生在一节固定的体育课中或者一个练习周期中,所要完成的练习任务,运动量包括练习密度、练习次数、练习强度三个层面的意思 。这个概念中有两个主要的定量,一是时间,二是任务的多少 。通过情况是,时间越长,运动量就会越大,任务越多运动量也就越大 。但这不能证明运动量的大小 。所以,在运动量这个概念中所包含的练习密度、练习次数、练习强度这三个因素,才能决定这节课的运动量是不是合适,是大还是小 。练习密度决定了在一定时间内练习的频度,练习的越是频繁,密度就越大;练习次数也是对运动量的一个可变量,通常情况下,运动的次数越多,运动量就会越大;练习强度是运动量的另一个可变得,运动强度越大,通常认为运动量就会大,反之,运动强度不大,起不到锻炼效果,我们认为运动量就会越小 。所以,我们在安排一节课的运动量时,要合理的考虑这几个变量,让运动量合理 。
二、运动量安排的注意事项
1.运动量综合考虑 。运动量的安排并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局部的,而在各种因素都要考虑的基础上制定的 。我们在上体育课之前,要对运动量这一因素进行综合的设计,各个方面都要尽量考虑周全,进行全盘制定运动量 。最先考虑是的所教的对像,不同的不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同年龄的学生,学生的特点是什么,他们有没有一定的运动基础等等,另外,场地、器材、气候等这些客观的因素也要考虑 。以上的综合因素我们有所了解,下一步就可以从整体上设计运动量了 。第一,练习密度是考虑的第一步,还有学生的与老师的因素 。在学生方面,练习时间,与间歇的时间,另外还有纠正错误与保护与帮助别人的时间多少 。在老师的方面,老师讲解用了多少时间,示范用了多少时间等 。第二,练习次数是考虑运动量的第二步,主要是从内容的安排了些什么,安排了多少,安排的什么内容,还有就是练习这些内容时练习的了多少次等等 。第三,要考虑练习的强度,我们对于小学生练习强度来说,也就是运动负荷,有的项目运动强度大,比如跑,有的练习强度比较小,比如投掷等 。强度还与完成的距离远近、时间的长短、项目难易程度等 。所以,我们在运动量的安排时,一定要考虑这些细节,从全面的角度来分析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