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故乡》说课稿怎么写?( 二 )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来反映生活
(二)、合作探究——人物分析
1、谁是主人公(以辩论形式分析主人公是谁,“我”或“闰土”)
教师归纳:小说的主人公不取决于他在小说中占的篇幅多少,而是看人物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
举例《七根火柴》
2、分析闰土
(1)让划出文中描写闰土的语句,完成表格(多媒体显示)学生初步把握人物形象,并掌握刻画人物的各种方法
(2)为让学生更深刻的把握人物特征,更直观的感受人物的变化,让学生表演情景剧“少年闰土与‘我’”和“中年闰土与‘我’”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闰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 。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
3、简析杨二嫂
因时间的关系让学生以杨二嫂自我介绍的表演形式来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要写杨二嫂?”引导学生更深一步的对主题把握 。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
(三)、拓展延伸
1、综合前两课的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或父母的故乡的变化及感受 。以此联系既可提高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挖掘能力(由小变化看社会大问题),又可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
2、回忆你所知道的关于故乡的诗句 。以此积累文学知识,加深文学素养 。
教学反思:这是鲁迅先生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 。由于课文内容离现今时代较远,有些句子比较深奥,人物较多,学生在主题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以上因素,我在设计本篇教案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自主排演课文片段,深入把握、了解人物形象及人物身上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使真正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及能力,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对一些细节问题的理解学生没有深刻体验,教师归纳的稍多这点我认为是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对学生方面考虑欠缺,这些都暴露了自己的教学弱点 。

九年级语文《故乡》说课稿怎么写?


一,建立教学目标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