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童趣》说课稿怎么写?( 五 )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 整体感知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 , 按照文章的叙事顺序提出问题 , 要求学生自主讨论探究 , 教师再对学生的解答做出点评 , 给予适当引导 。
问题1: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
问题2: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 明确:(1)把蚊子看成鹤(观蚊如鹤)
(2)把从草当作树林 , 把虫蚁当作野兽(神游山林) (3)大癞蛤蟆并赶到别的院子里去(鞭打蛤蟆)
问题3: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这几件事中的童真童趣表现在哪里? 明确:通过仔细的观察 , 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 。
(1)小—大 如:丛草—树林 虫蚊—禽兽 土块—峰、谷 (2)丑—美 如:蚊虫飞舞—白鹤舞空
(3)益虫—坏人 如:癞蛤蟆吞食二虫——捉、鞭、驱
问题4:“我”为小虫打抱不平 , 为什么只是将“驱之别院” , 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 明确:热爱小动物 。珍惜生命 。处置有度 。不忍心 。(答案不唯一)
(二)总结课文 , 归纳中心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的自主探讨 , 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但考虑到学生水平的不同 , 教师在最后可以对文章的中心内容做归纳 , 或是请同学起来归纳 。
(三)提出问题 , 探究延伸
除了掌握课文的内容之外 , 还应对学生在情感认识的培养上有一定的延伸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 , 引导学生在课本的知识以为 , 有更深一层次的思考 。
2提出问题:
1.你有没有过类似于作者小时候的经历?试着展示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明确:鼓励同学们敞开述说 ,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畅谈体会 。做好评价 。2.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明确:联想和想象是创新的基础 。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 ,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 , 勇于实践 , 做一个敢想敢做 , 勇于开拓的人 。
3.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明确:热爱自然 , 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象 , 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 能发现美 , 认识美 。答案不求统一 ,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 对有创意的回答 , 教师要给予鼓励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