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的诗句及赏析( 六 )


“钟”字 , 将大自然写得有情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 , 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 , 由于山高 , 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 , 所以说“割昏晓” 。
“割”本是个普通字 , 但用在这里 , 确是“奇险” 。由此可见 , 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 , 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
“荡胸生曾云 , 决眦入归鸟”两句 , 是写细望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 , 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 , 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
“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 , 可知时已薄暮 , 诗人还在望 。不言而喻 , 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这最后两句 , 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会当”是唐人口语 , 意即“一定要” 。
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 , 翠盖朱轩临一春 。”有时单用一个“会”字 , 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 , 如“此生那老蜀 , 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 , 便欠准确 , 神气索然 。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 , 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 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 , 并说“杜子心胸气魄 , 于斯可观 。
取为压卷 , 屹然作镇 。”(《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 。
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 , 在创作上“气靡屈贾垒 , 目短曹刘墙” , 正是一致的 。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 , 并刻石为碑 , 立在山麓 。
无疑 , 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  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  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 ,  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 , 风格雄浑渊深 , 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 , 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 。
从总体上看 , 江山的壮阔 , 与诗人胸襟的博大 , 在诗中互为表里 。虽然悲伤 , 却不消沉;虽然沉郁 , 却不压抑 。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 , 自昔骚人墨客 , 题之者众矣 , ……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 则洞庭空旷无际 , 气象雄张 , 如在目前 。至读杜子美诗 , 则又不然 。
‘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 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 全诗纯用赋法 , 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 。
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 , 没有形象 , 没有诗味 。事实上 , 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 , 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 , 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 。
《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 。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 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 , 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 , 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
8.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及赏析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 意境明朗 , 语言浅近 , 音韵流畅 。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 , 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 , 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 , 信手拈来 , 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 , 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 , 即今青衣江 , 源出于四川芦山县 , 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 , “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 , 意言月影映入江水 , 又随江水流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 定位观水中月影 , 任凭江水怎样流 , 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 , 我也走” , 只有观者顺流而下 , 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 , 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