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才是治国准则,听听雍正是怎么告诫大臣的( 二 )
奏折是君臣之间沟通情况 , 上传下达的工具 。清朝文武大员的奏折 , 都是派专人送到京城 , 直接送到皇宫大门 。因此这是非常需要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持的 。一个官员 , 一年究竟应该奏报几次合适呢?雍正帝在给宁夏道员鄂昌的一条朱批中曾这样明确指示:遇有应该呈报的事情 , 就是在一个月内上奏几次也是应该的;如果没有什么可奏报的 , 哪怕是几年没有折子送来 , 朕也不会怪罪你的 。他反复强调:“只务实行 , 不在章奏 。”有的官员无事找事 , 频繁上奏 , 用意是与皇上联络特殊感情 , 向皇上讨好 , 雍正帝对这种怀有投机心理的官员常常予以斥责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 , 广东巡抚年羹尧具呈三件折子 , 雍正帝看后发现 , 折内所谈之事早就上报各部了 , 于是批道:已经报到部里的事 , 又何必多此一奏 。是不是你广东省内没事可报而又非要找事上奏才好 。这么远的路途 , 专门派人送来这等无用奏折 , 不知你用心何在?
不要一味地遵旨
雍正帝作为一个务实的皇帝 , 常常训导臣工要灵活用谕 , 因时因事贯彻朝廷旨令 , 而不可一味迎合、生搬硬套 。他强调处理政务一定要“因地制宜 , 化裁取当” 。雍正帝甚至要求内外大吏 , 不要因钦发谕旨而影响了自己的主见 , 这点他在给湖北巡抚马会伯的一件朱谕上说得十分明白:朕凡所谕 , 皆因人因事 , 权宜而发 , 有合于彼而不合于此 , 有可行于此而不可行于彼者 。因此 , 他要求臣工不能“随朕一时谕他人之谕 , 来惑自己主见” , 并进而指出 , 只有秉公报国 , 才会有“根本主见” 。雍正帝早就发现 , 有些地方官员凡事都要请皇上指示一番 , 自己不拿主意 , 只看皇上的脸色说话 , 听皇上的口气行事 , 没有明确指令宁可等待也不动手 。对于这种现象 , 雍正帝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人实际是在推卸责任 , 为自己留后路 , 是在为自己做官 。
主张务实的政治 , 反对沽名钓誉
雍正帝在继位一周年的时候 , 告诫臣下说: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原则 , 就是脚踏实地去办事 , 做实事 , 而不是耍花招 , 讲空洞的好听的话 , 去博取一个虚假的美名 。朕自从登基以来 , 时刻想的是吏治澄清、兵民乐业的事 , 不是为图好名声 。雍正帝对官场中流行的追求名实兼收的做法非常不满 , 一针见血地指明官员讲的“实”是个人的“货财” , 而不是国计民生的“实”;官员讲的“名” , 是官爵 , 是钓誉 , 而不是由于实心从政而应得的美名 。他反对不顾民生吏治的“名实兼收”和官员的沽名钓誉 。这对当今的社会是很有警示意义的 。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
- 这样的女人,才是让他忘不掉的女人
- 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读后感100字
- 原来,元宵才是中国人的情人节
- 90后攒钱报告:被借贷毁掉的年轻人?不,这才是真相!
- 治国与齐家
- “孙子才是根,你媳妇不愿意生,就换人”老公的沉默,让妻子寒心
- 太过主动不是征服男人的最好方法,保持“冷应对”才是
- 五味俱全,才是真正的生活
- 极致的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