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诗词歌赋 对联故事37苏小妹才艺不凡(11)


众人皆知,泰山的人文与自然融合得最完美最和谐;泰山自古就为国人所崇拜,被视为社稷稳定、民族团结的象征,中华民族一直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泰山还是我国古代惟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有72位君王到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文人墨客更是纷纷前去朝山览圣,赋诗留言,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从而使泰山成为 “天下第一”,并一直成为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 。
10四川峨嵋山
第10名 。最后一个峨眉山 - 从盆地升向天庭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嵋山市境内,距成都156公里 。主峰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又巍然屹立 。登临其间,可西眺皑皑 雪峰,东瞰莽莽平川,气势雄而景观奇,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 。中部群山峰峦叠嶂、含烟凝翠、飞瀑流 泉、鸟语花香、草木茂而风光秀,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
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从晋代开始,峨眉山一直为佛教普贤道场,是中国四大 佛教名山之一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 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
峨眉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质地貌著称于世,素有“峨眉天下秀”的 美誉 。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 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 。峨眉山古往今来 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 。
李白的生平分几个阶段李白一生主要分为五个时期
1、读书与蜀中游历期:5岁-25岁
五岁随父到江油县,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读书,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二十五岁李白出蜀 。
2、壮游与求仕期:26岁-42岁
李白不屑参加科举,希望通过漫游求得引荐的机会 。二十六岁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到湖北安陆时,与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在此约十余年 。
3、长安三年入仕期:42岁-44岁
有人考证,李白曾两入长安,开元后期一次,但无功而返 。天宝元年可能由于玉真公主、吴筠、贺知章等人的推荐,召入长安作家供奉翰林 。而李白自恃太高,无心理准备,依旧纵酒狂歌,桀骜不驯,后受排挤,赐金放还 。二入长安在李白一生中很重要,使其后的创作有着强烈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
4、再次游历期:44岁-55岁
离开长安,李白又开始漫游 。在洛阳遇到了去长安的杜甫,杜随白游历,二人有近一年的交游(李白有二诗与杜,杜有十二首诗赠白) 。之后,白与武后时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婚 。这期间,白热衷于求仙访道 。
5、安史之乱期:55岁-62岁
安史乱后,白隐居庐山 。玄宗奔蜀,马嵬后,肃宗在灵武继位 。玄宗在成都尚不知时,发布公文,命其子平定天下 。永王李璘在江陵招募将士数万人,东下平乱,实则别有野心 。他经庐山辟李白为幕僚 。李白是不懂政治的人,只是出于报国安民的意图而入幕 。
肃宗以逆反镇压永王,白以“附逆”罪长流夜郎 。玄宗还都,大赦天下,白得还 。据郭沫若考定“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诗即是李白听到遇赦而作,极高兴 。他丛九江到三峡走了一年多,而回来是“千里江陵一日还 。”62岁的白死于当涂,一说患腐胁疾而死,一说是因醉入水捞月而死 。
峨眉山诗词歌赋 对联故事37苏小妹才艺不凡

扩展资料
李白的人生是错落复杂的,他在一方面接受了儒家思想,秉承着接济天下苍生,安居乐业共享同乐,但是另一方面又接受道家的思想,追求着个人的自由 。除此之外他还承受着各种游历侠士的思想,勇敢地与封建社会做抗争,勇于打破传统观念,只为塑造自己的个性自由 。
怀才不遇是李白的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思想格调,与这个格调共同存在的是政治上对他的不重用和无所依靠的情感,而李白在年少时就有着很强的报负心,想要出人头地,赢得一片天下,他的思想是将天下人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情,这种思想观念就是来自儒家对于他的影响 。
李白这一生都有着一个伟大的理想,而且有着高远的抱负,他想要接济苍生,安居乐业,让世间都和平美好,即使在他遭到他人的陷害被贬谪,他也是保持着自己慈悲的心怀保持善良,而并不是避开官场隐居,所以也就有大量的歌颂了古代的功臣英雄的诗词歌赋都出于他的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