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在本节课教学中 , 我吸取《识字6》中集中出示词语的教训 , 牢记生字词的教学要看具体情景 , 采用边理解课文内容边板书词语 , 在这个过程中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 感觉效果比较好 , 但是我又反思 , 学生对字词掌握得比较好了 , 但是对正文的阅读感知又变得比较弱 , 会不会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安排这么个环节 , 显得有些琐碎?因为识记、理解不是一句话就带过的东西 , 常常要停下阅读课文的思路来进行教与学 , 会不会破坏了课文的整体感 , 出现“只见树木 , 不见森林”的局面?另外 , 我改正《识字6》中主持人式的教学 , 穿插进行组词、扩词、造句、说话训练等能力训练 , 感觉学生积极性较高 , 都抢着说出自己的词语或句子 , 课堂气氛较好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中的第一篇文章 。新课程改革后 , 语文新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后都有一个实践性内容 。
从实施新课改到现在 , 我一直只重视课文后面安排的的实践题 , 在上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后 , 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 也真正体会到了实践操作题在农村中落实是比较困难的 。下面是我对《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反思: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过程中 , 我先让学生自己去读然后说说从中想到了些什么 , 有什么问题要提?其中有一个学生就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沙洲坝的人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呢?这个问题不是这节课的重点 , 我想如果要花时间解释这个问题 , 就不能突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了 。但如果不告诉学生 , 又觉得是给学生泼了一盆冷水 。我就趁机对学生说 , 是呀 , 我们这儿一点也不缺水 , 可那儿为什么那么缺水呢?今天老师就把这个问题作为你们的回家作业 , 你们可以用你们自己的方法去找答案 。
第二天上课 , 当我走进教室 , 有的学生已经守候在那 。学生们说 , 他们那儿很少下雨;那儿的气候跟我们这儿不同 。站起来交流的人不多 , 可见这道回家作业题的质量了 。有一个学生说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他说‘我问了爸爸 , 可爸爸把话题转开了 , 没有告诉我 。’我们要让学生由“学会知识”转变为“会学知识” ,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可在我们农村中 , 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 , 不能告诉学生更多 , 而家中的书籍更是少得可怜 , 附近又没有图书馆 , 上网查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