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怎么写?( 三 )


在引导学生解决“粉笔的体积”等这个问题时,课堂上有学生把它当作圆柱体积来求,提出:“误差这么小,是可行的 。”而且那位学生要求的仅是一个大约的数值,所以用这种方法可以 。但这种计算粉笔体积的方法可行吗?如果我不提出疑义,也不加以说明,就会给学生造成“圆台的体积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计算”的错误认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我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使学生发现平面图形中的一些规律照搬到立体图形中有时会行不通,懂得知识并非一成不变的,有其发展性,初步理解三维空间物体与二维平面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为进一步学习积累经验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虽不能很快获得结论性的知识,但却尝试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增进了情感体验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就学生的发展而言,谁能说让学生经历这样探究的过程,不也比获得现成的结论更富有积极的意义?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怎么写?


新课程观强调: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理念?本人结合“圆柱的体积”一课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
[片段一]
师生共同探究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对公式加以应用 。师出示教材例4(苏教版第12册P8):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高是1 。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由于课前学生已进行了预习,多数学生是按照教材介绍的解法来解答:
1.5米=150厘米20×1150=3000(立方厘米)
师:这道题还有其他结果吗?(学生又沉入了深思)不一会儿,另外两种结果纷纷展现:
①20平方厘米=0.002平方米 0 。002×11.5=0.003(立方米)
②20平方厘米=0.2平方分米 1.5米=15分米 0.2×115=3(立方分米)
师:为什么会出现三种结果?
经讨论,学生才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 。
[片断二]
巩固与应用阶段,我将教材练习二中的一个填表题进行了加工组合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表格 。
学生填表后,师:观察前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 。
生1: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是几倍的关系,体积也是几倍的关系 。
生2: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越大,体积就越大 。
师:观察后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容易说出了后两组的关系 。
学生的表述尽管不是很准确完美,但已说出了其中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正是解答练习二第17、18题的基础,又为下一单元“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