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软件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三 )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有很大差异和教师引导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不同,任务驱动法在实际教学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效果 。作品的展示,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操作欲望,他们非常想上机“一试手”,此时,我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用多种方法启动Word20xx 。很快大部分学生通过“程序”菜单启动了Word20xx,此时我提醒学生“在什么地方启动程序最方便?”才一会功夫,就有学生在叫“我会了,我会了 。”其他学生听到有同学有了其他更好的方法,有的急于询问后模仿,有的在其方法上变通,有的则一副猴急的样子 。我让一位学生通过网络广播系统演示其在桌面创建Word快捷方式的方法,一位学生通过“新建-Word空白文档”另一位学生通过复制“程序”菜单中的Word快捷方式到桌面的方法完成了在桌面上就可以启动的Word的任务 。虽然学生的方法不是最好,但通过教师的补充和提示最后都能通过“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的方式完成在桌面建立Word快捷方式的目的 。在讲授显示和隐藏工具栏时我要求学生通过电子教室演示,任务的布置,让学生亲身体验“绘图”工具栏的显示和隐藏 。学生们在这一环节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致,甚至有学生为自己的成功体验而欢呼 。“老师,有几个可以显示和隐藏的工具栏?”自然而然地有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顺藤摸瓜,介绍其他工具栏,在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和互助中所有学生完成了“显示和隐藏工具栏”操作 。
学生的自主探究是伙伴合作中的探究 。学生在创建Word快捷方式到桌面时用拖动的方法把“程序”菜单中的快捷方式移动到了桌面上,在学生的自由交流中其他同学发现“拖动”后原先的地方没有了,就有同学提出了“复制”的方法 。我让个别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学生示范”向其他学生演示退出Word20xx的多种方法后,由学生自由提问及交流讨论,结果学生总结出了4种退出Word的方法 。学生们为自己的探究成果得意洋洋,教师适时加以赞赏和总结 。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知识巩固及拓展,从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学生基本达到了教学要求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而生成的答案在学生的脑中形成了较深刻的记忆,学生对于操作的描述也比以前准确了,大多数学生学会了退出Word的4种方法 。
同时,这堂课存在不足的地方:1、引导不够深入,学生在说出退出Word20xx方法有四种后,我在教学时只关注学生学会退出Word20xx各种各样的操作方法,却忽视了让同学们相互之间说一说,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加方便、快捷 。2、没有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普遍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他们的这种差异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光靠教师一人的力量,难以面面俱到 。在课堂中,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孩子,教师应该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如请他们作为小老师,去帮助学有困难的同学 。这样,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在今后的备课环节,我将多多注意分层次教学有关的研究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