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怎么写?(16)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 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 , 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 , 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因此 , 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 , 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 , 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 , 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 , 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 , 生活得到充实 , 情感得到熏陶 , 品德得到发展 , 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 , 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 , 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 , 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 , 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 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 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 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 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 , 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 , 形式服从内容 , 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 , 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 , 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 , 根据主题、内容 , 可在一课时内完成 , 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 。可在课堂上完成 , 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 , 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 , 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 , 相互促进 , 资源共享 , 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
三、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1课–4课时
第三单元第9课第12课—-4课时
第四单元第13课―4课时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