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怎么写?

今天静下心来观看了省赛课中葛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 。她巧妙引领 。葛老师非常自然的借助孩子们喜爱的农场游戏,引入问题“谁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菜?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先求什么,后求什么?”一方面教师问题的指向性简练明确可以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另一方面借助情景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道理,明确意义 。更为巧妙的是此情景内容丰富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2×3+3×4和(2+4)×32×5+8×5和(2+8)×5(10+15)×4和10×4+15×4为后面的“观察、分类和探究”做好铺垫 。
大胆放手 。在第一个“求菜”的情境中,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的过程,然而后面的“求花”和“求果树”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了,很自然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分别列出了两组算式:(2+8)×5和2×5+8×5以及(10+15)×4和10×4+15×4 。
这样在学生喜爱的农场情景中,巧妙的引发出六道算式,为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究埋下了伏笔 。
得出6个算式后,葛老师再次抛出问题:“这六个算式让你分分类,你打算分几类?理由是什么?”然后葛老师又引导学生同桌先讨论,然后集体汇报,于无形中让学生经历了各个层面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和从“特例”进行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最后归纳出一普遍性的规律 。
当结论得出后,葛老师并不是将字母表示进行简单的灌输,而是巧妙的借助点子图将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变为因需而设,从而呼之欲出 。最后教师还通过乘法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并且教师还通过两组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来打通乘法分配律与以前知识的联系 。
总之,本节课在学习方式上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并存,在思维发展上,教师引导与放手相结合,整个学习过程,因需而设,充满了探究 。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怎么写?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 。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 。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
具体设计:先创设兔子吃萝卜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通过买“老伯伯养了10只猴子,每只兔子早上吃4个萝卜,晚上要吃3只萝卜这些猴子一天共要吃掉多少个萝卜?”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让学生通过观察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也可用“=”连接 。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等式的特点,仿造上面的等式填空 。
(4+5)×25=(14+25)×5=(37+1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