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写法怎么样?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 。)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板书课题)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 。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 。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
二、阅读课前提示,确立学习目标
1、读一读课文前“阅读提示”,给自己确定阅读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
(1)、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 。
(2)、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
(3)、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
三、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引导学生把故事说简洁说完整 。(师根据汇报相机板书)
(1)从梗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鲁滨孙在岛上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2)具体地说有哪些困难呢?他又是怎样克服的?再次默读梗概,并把他所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办法做上记号 。
组织学生交流后师出示幻灯片:
住 ——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吃 ——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安全——防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