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写法怎么样?( 三 )


出示英国皇家特种部队教程《生存手册》的前言,齐读:突发事件出现时,许多人将面临怎样生存的问题 。你可能被独自隔绝在地球的任一地点——北极冰地或茫茫沙漠,热带雨林或浩瀚大海 。山川、密林、莽原、沼泽随时都有可能给你带来致命的威胁,但同时又提供了相应的生存机会 。作为个人来说,意志越坚韧,身体越健康,知识技能越丰富,则生存的机会就越大 。
4、鲁滨孙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 。可以准备向别人提出问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作好准备 。教学反思: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 。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
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
本课是略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先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提示”,再按要求读课文,多读几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然后,读课文重点部分第二至八自然段,讲一讲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最后,交谈一下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 。
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孙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孙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 。因此,应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重点部分,练习讲述鲁滨孙荒岛生存的故事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孙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从鲁滨孙的身上学到什么 。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如何“学会生存”,学会竞争 。
另外,《鲁滨孙漂流记》属于历险小说类 。记叙探险、历险的故事,以“险”扣人心弦,情节跌宕曲折,向来拥有众多的读者 。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这“奇”与“险”相结合,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魅力 。我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源,学完课文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原著,并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等,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听课教师点评:
《鲁滨孙漂流记》这节阅读指导课上,杜丽洁老师凭着对语文教学的一份热情,一份勇气,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为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名著导读课 。从教学过程来看,板块清晰,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学效率较高,教师既注重了对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又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整堂课上,学生受到了优秀文化的滋养,听课的老师也获得了阅读名著的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