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秦兵马俑》说课稿范文有没有?( 四 )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 ,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 , 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 激发民族自豪感 。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 , 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 , 激发民族自豪感 。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 , 选择了以默读为主 , 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 。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 , 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 。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 , 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 , 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 , 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 , 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2014延边事业单位招聘 , 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六合 , 虎视何雄哉 , 挥剑决浮云 , 诸候尽西来 。”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 。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 。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 , 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
吉林分校:长春市朝阳区辽宁路2338号中公教育大厦(圣豪对面)
电话:0431-81706084 817083
41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http://jl.zgjsks.com/
2、在板书课题后 , 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 。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 , 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 ,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
(二)初读感知 , 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 , 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 , 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 , 扩散学生的思维 。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 , 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 , 迅速浏览课文 , 找一找 。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 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 , 直奔重点 , 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