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怎么写?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英雄业绩 。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红军战士,向红军战士学习的思想感情 。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
3.学会本课生字11个,生词12个,会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
教学难点
认识景物描写与中心的关系 。
教学时间 3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城西边,有一座大渡河的铁索桥 。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课文描写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
二、教师板书课题,释题
1.什么叫飞?
2.什么叫夺?
3.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三、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想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四、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1.读课文,认生字 。
2.查字典理解词语 。
五、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指名读、自读,同桌对读 。)
增援关键宿营铁链手榴弹翻山越岭山峡号召狼狈奔赴震耳欲聋千钧一发
2.注意难写、容易出错的字:
键(字形)瓢(字形)召zh4o(读音)
3.理解词语 。
关键:事物最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
诡计:阴险狡猾的计策 。
千钧一发:非常重的东西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万分危急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合十五公斤 。
六、再读课文,把握文意
想想课文怎样分段,哪些部分是描写红军战士夺桥的 。请同学们提出不懂的问题 。
第一段:(1自然段)写北上抗日的红军要夺取泸定桥 。
第二段:(2自然段)我军命令红四团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
第三段:(3~5自然段)写红四团与敌人援兵“赛跑”,像飞一样行军、先于敌人赶到泸定桥 。
第四段:(6~8自然段)红四团英勇战斗夺下泸定桥 。
第五段:(9自然段)写红军主力渡过了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
2.练习朗读课文 。
课后小结:分段时第二自然段容易分错,几个词理解起来有困难,如:千钧一发、诡计
第二课时
一、谈话,审题
板书课题:飞夺泸定桥 。课题中的“飞夺”什么意思?(速度快,时间急 。)
二、通读全文,把握中心
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
课文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