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说课稿怎么写?( 四 )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来看 , 这篇文章是苏轼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完成的作品 。文章中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 , 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很有教育意义 。所以 , 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 , 培养他们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 , 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文言文的学习 , 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 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 , 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 , 因此 , 现阶段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如下三方面的需要: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
2、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 。
3、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
(二)目标确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 , 确立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 诵读课文 ,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
过程与方法: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 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 , 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 , 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 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
(三)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积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统一的特点;在充分地把握与鉴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
(四)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 ,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 。并作出评价 , 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 , 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 , 力求知人论世 , 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
2.反复诵读课文 , 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
(五)教学步骤:三课时
二、 说教法和学法 。
1、总体思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2、第一课时 , 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 , 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 通过质疑、交流的手段达到积累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
3、第二课时 , 教师设计问题 ,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 学生讨论 , 深入分析文章内涵 , 利用“比较阅读”“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