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掩耳盗铃》范文有没有?( 二 )


一、揭示课题,解题 。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一个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 。)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板书),从课题上同学们就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
二、整体感知,读通文章 。
1、请看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我们课本把这有趣的故事写了出来,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 。
检查生词的读音 。
3、找一找,文章中那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
4、读文章
(1)、自由读 。(2)同桌读 。(3)指名读 。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 。
三、再读文章,理解内容 。
1、读了这则寓言,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
2、学生交流汇报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读出来(勾画明明知道这句话),他还明明知道什么?(发觉后会被?)带着这种体会再读这句话 。
(2)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书上找一找,并勾一勾) 。明明、就、就、在文中的作用 。
(3)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 。)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
(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
(5)、指导朗读 。(我们再读一读文章,就会领悟更深刻的道理 。)
四、表演明理
1、找出文中写偷铃人动作的词:掩、伸、偷、碰(板书)再加上你的想象和几个同学演一演 。教师适当给予指导 。
2、师生参与表演:小偷被抓住了,我们要教训这个小偷(学生对小偷说:??老师对小偷说:听了大家对你的教育,你有什么要说的?知道错在哪里了吗?)
五、联系生活
1、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
【四年级语文教案《掩耳盗铃》范文有没有?】(学生抄袭作业;老师看到没有学生提问,被学生的假象迷惑,以为学生全懂了;犯罪分子明知自己在犯法,却铤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
2、课件:选择填上成语——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
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学生的认知必须与实践结合,才会有生命的体验与感悟,才能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