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之路2017古诗词 名师如何讲古诗( 三 )


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自己去悟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7、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8、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0、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1、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NextPage]
13、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4、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1、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7、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8、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29、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30、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1、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32、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
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3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34、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3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古诗教学中如何根据平仄指导学生朗读?该不该用这种方法去指导朗读?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也值得探讨 。
如果按这种思路进行教学的话,我建议教师不妨进行双语教学,什么是双语教学呢?一是用普通话,二是用方言,这里的方言不指定是哪个地方的方言,当然,如果使用客家话那最好 。因为客家人是唐宋时期迁移走的人 。他们的方言当中仍保留着很多古音 。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的恢复字的古音怎么读 。当然,不同地方的方言,仍多少保留有一些古音 。为什么普能话就没有呢?我们知道,普通话是在北方人的方言基础上形成的,严格的说,其实就是北京话 。北京是元明清的故都,元代是蒙古族的天下,蒙古人是北方人,他们对汉文化的承袭有折扣 。明代虽然仍是汉人天下,但清代又是满族之天下,满族是文化承袭上,一样有折扣 。一直到清亡 。北京这片土地上,大多时候生活的主要都是北方人,他们的语言不知不觉就在那里扎根了 。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统一全国语种,制定出了普通话 。普通话将古四声中的入声直接剔除,致使我们在朗读古诗词的时候,不能再合格合律 。但是其他语言却循规蹈矩的在语言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在古音不断消亡的同时,其实还是有大多数古音仍被保留 。据说,古代的四声,除了在声调上的变化外,还有在发展长短上的变化,而入声就是发音非常急促的音 。
在此,用格律教学诗词的老师,不妨也学习一下吟诵 。吟诵是用音乐节拍来表达平仄的方法 。比如,遇到平声字的时候,拍子较长,而遇到仄声时拍子较短,而遇到入声则拍子更短,表现出促发音 。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依拍子就可以表现为“秦时——明月汉时——关——” 。具体的可以百度搜索一些关于古诗吟诵的资料 。有一种传说说,古诗是配谱可唱的,但从来没有人见过谱 。是谱真的消失掉了,还是我们没发现 。因此有的学者专家认为,其实古诗的谱是音长音短谱,依韵行腔,并没有固定的“朵、捋、米”的规定 。
这此是我平时有阅读古诗词时积累的资料,不定是齐全和正确,仅供参考 。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教法是四步法:一、知作者二、读诗文三、明诗意四、悟诗情”
1、知作者是必须的 。这步赞成 。
2、读诗文也是必须的 。不只要读,而且要背诵 。越熟越好 。
3、至于“明诗意、悟诗情”,感觉可能存在问题 。古诗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华,语言凝炼,意境优美 。有时候涉及用典或是借物讽咏、借事喻事、借景抒情等 。这要求不仅要对诗歌把握得当,而且要对当时的时世格局了如指掌 。否则,谈何明意,更说什么悟情了 。当然,有些诗,虽然不能说清楚它到底想表达什么,但读着读着就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或许,能明了,就是我们自己对诗的理解,能悟的,也只是诗在自己身上或生活中的还原和体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