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说课稿格式怎么样?( 三 )


对电容器带电量与两极间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 , 教材是直接硬灌给学生的 , 不宜于学生接受 , 我从网上下载了冲放电模拟演示实验 , 弥补了教材的不足 , 让学生通过描点 , 画线 , 亲自探索出电量与电压的关系 , 顺其自然引入电容的概念 , 从而掌握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 不仅易于消化 , 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 巩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
对电容器的冲放电过程教材说的过于简单 , 加上内容抽象 , 微观运动又无法演示 , 学生接受困难;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电磁振荡的基础 , 为突破难点 , 不仅用实物演示 , 还采用了计算机模拟 , 让学生亲眼看到了电子的运动过程为后面教学铺平了道路 。
对电容器的构造教学 , 让学生亲手扒开电容器 , 使学生感到可信 , 通过动手实验 , 本来不易于接受的较为陌生的电容器构造 , 一下变清楚了 , 使学生认识到就是前面讲过的两块平行金属板 ,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 激发学习兴趣
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主线 , 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使动态的微观世界真的动了起来 ,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 根据教育心理理论 ,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动静结合 。利用演示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来调动学生 , 使学生主动学习 , 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 即为“动态” 。教师适时设疑使学生静心思考 , 即为“静态” 。整节课始终处于一种动静交替的节奏之中 。
2>教学方法采用了教师启发点拨与学生探索分析想结合 。主导与主体相结合 。对电容器电容公式的推导 , 让学生自己探索电量与电压的关系 , 教师引导得出电容器的公式 , 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
(二)教学手段
沿用了自制教具、洛仑兹力演示仪传统教学手段 , 又用了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 两种教学手段并用 , 既激发了兴趣 , 又增大了课堂容量 , 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
三、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通过演示感应起电机演示 , 使学生观察到两种不同的放电情况 , 教师顺势指出:“出现这两种情况与这两个大瓶子有关 , 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它就是莱顿瓶 , 是一种存储电荷的装置 , 现在叫电容器”这正是学生脑海中想问的问题 , 教师顺其自然导入新课 。为激发学生的求知遇 , 用洗衣机电机教具展示有无电容器电机启动情况的不同(无电容器电动机不转 , 只有用手推才可转动 , 而电容器加上后动机可以自动转动) , 使学生明确电容器的重要作用 , 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