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电阻的测量》说课稿怎么写?( 三 )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 , 教师要巡回指导 , 学生在连接电路中出现的问题 , 不要急于给学生回答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 。
3、实验数据的处理
这一环节 , 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 不易突破 。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让学生先算出自己小组的电阻值 , 并绘制图像展示 。
(2)提出问题: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在三次变化大吗?
(3)灯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不变 , 那么为什么电阻却变化很大?
(4)灯丝电阻的变化与电压、电流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5)小灯泡的亮度是怎样变化的?电阻的变化与亮度之间有什么联系?
(6)亮度增大时 , 灯丝的温度如何变化?
(7)当灯丝温度升高时 , 电阻会如何变化?
这样设计的依据是:对数据的分析 , 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处理 , 是探究实验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更是中考的热点 。因此在此处浓墨重彩的处理 。
而这一点又是学生难于接受和掌握的 。因此把难点分散 , 把问题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问题 , 具有层次性 , 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激烈的碰撞中 , 从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 , 还要看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 , 看能否顺利的出现知识的迁移 , 进而作合适的引导 。学生能否在小灯泡的阻值与亮度之间建立联系 , 是这个环节的关键 。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 让学生对电阻的理解达到一个全面的认识 。
4、自我检测
交流评估这个环节放在课下让学生讨论 。一节课不可能把探究实验的七个环节全做为重点 , 时间不够 , 因此放在课下处理 。最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探究前的准备和探究环节学生活动比较充分 , 但在数据分析环节的处理教师还是有操之过急 , 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 。
主题研讨课《 电阻的测量》的说课框架
我说课的题目《 电阻的测量》 , 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九年级物理册第 7 章第 3节的内容 ,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学习的是《电阻的测量》 , 本节课属于测定性实验课 ,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仪器的使用 , 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 。
2、教学难点重点